A11版 科普

蚊、蝇、鼠、蟑、蜱、蚤:一起了解病媒生物危害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磊

  病媒生物不仅导致居住环境污染,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蜱虫、跳蚤等病媒生物可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速之客”,这些小东西除了让人生理不适,还带来一系列健康危害,让人心理不适。

  什么是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指的是通过生物途径或者机械途径传播病原生物,比如叮咬、污染食物或环境等。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蚊、蝇、鼠、蟑、蜱、蚤等,这些生物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将致病菌、病毒等从污染源向人类传播,造成健康危害,环境威胁。了解它们的危害并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病媒生物的危害有哪些?病媒生物不仅会导致食物污染,危害健康,还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疾病。蚊类是最常见的病媒生物之一,能够传播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统称为蚊媒病的一系列疾病。雌蚊在吸血时将病原体注入人体,导致感染。苍蝇主要通过体毛、爪垫、边吃边吐等方式污染食物,传播疾病,携带的病原体可导致痢疾、伤寒和霍乱等。苍蝇喜欢在垃圾堆、粪便上爬行,然后停留在人类的食物上,传播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导致消化道疾病。并且苍蝇繁殖迅速,喜欢在腐败有机物中产卵。鼠类不仅会啃咬桌子、柜子,还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严重疾病。老鼠通过寄生虫、尿液等排泄物、血液等污染食物和环境,传播疾病,其体表寄生虫也可传播疾病。老鼠一共可以传播多达30种以上的疾病,破坏水产、水利设施。蟑螂生命力顽强,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传播痢疾、伤寒等疾病。蟑螂是许多寄生虫的宿主,其粪便也含有致癌物质。蟑螂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厨房和卫生间是常见栖息地。蟑螂会啃食食物,造成食物浪费,破坏食物的质量。在进食的过程中,蟑螂接触病原体,然后通过爬行的方式将细菌、病毒等传播到食物上、餐具表面等。此外,蟑螂的粪便、尸体等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染居住环境。蜱虫主要寄生在野外草丛和鼠类、家畜等动物体表,会叮人,会吸血,叮咬后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等。跳蚤个头小,善于跳跃,常寄生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常见为狗、猫等宠物。跳蚤除了会吸血之外,叮咬也能引发瘙痒,还可传播鼠疫、野兔热等疾病。

  病媒生物如何防治?病媒生物防治的核心是“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保持环境卫生,消除病媒生物滋生地是最根本的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包括器械捕杀,化学防治措施包括杀虫剂、灭鼠药等。化学防治时要注意安全性和合理使用,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个人防护如使用蚊帐、驱虫剂也很重要。环境防治主要通过卫生大扫除的方式进行,彻底清扫、消毒病媒生物滋生场所,及时清理室内病媒生物的粪便、尸体;室外做到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杂物,清除卫生死角。物理防治包括安装纱窗门帘,下水道设置封堵口和铁栅栏。在角落放置捕蚊器、灭蝇灯、粘鼠纸等。化学防治灭蚊的关键是在户外非饮用水、生活净水、地下水口等处投放长效灭蚊颗粒,因为蚊幼虫滋生于静止水体。室内可以使用含有氯氰菊酯水剂进行喷洒,或者杀虫剂进行消杀。对地下水管道、水缸、喷水池等处的积水及时排放和封存。蝇类防治需要保持环境清洁,垃圾密封处理,食品加盖保存,定期清理厨房和厕所。必要时可使用粘蝇纸或杀虫剂辅助灭蝇。在室外使用混合顺式氯氰菊酯水剂、敌敌畏水剂的药水进行均匀喷洒,注意控制药物剂量和比例。灭鼠可采用捕鼠夹、粘鼠板或安全鼠药,在鼠类容易出没的地区、角落等投放有毒饵料,隔日检查损耗情况,及时补充毒饵。注意避免儿童和毒饵、老鼠尸体接触。对老鼠的尸体,联系专人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封堵缝隙可减少蟑螂栖息。垃圾桶定期清理和清扫,使用垃圾袋隔绝食物残渣与垃圾桶壁的接触。对容易积灰的厨房角落和产生的食物残渣,及时打扫和清理。将食物密封保存,冷藏存储,减少蟑螂侵扰可能。使用胶饵和杀虫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污染食物。蜱、蚤防治可通过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减少户外长时间躺卧时间等方式避免与皮肤的接触。如果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虫、跳蚤等,可以使用凡士林等进行厚涂,使用镊子清除,不要撕拉。对家中的被褥、窗帘、地毯等勤更换,多清洗和晾晒,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干燥。家中养有宠物,要定期给宠物洗澡驱虫。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后,先检查宠物颈部、腿部等毛发较厚区域是否藏有寄生虫类,清理后再进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使用吸尘器彻底清理地毯和宠物窝。严重时可请专业人员处理,避免自行使用过量杀虫剂。对公共区域,比如沟渠、湖泊、草地等区域,由社区定期开展统一消杀活动。在政府牵头下养殖观赏鱼类对蚊蝇等寄生虫的幼虫进行捕食、杀灭,减少数量,控制密度。对病媒生物滋生地进行治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封、填、疏、排、清”五字方针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效率。此外,居民要积极配合,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病媒生物防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环境治理、化学灭杀、物理控制等方式,减少其滋生的可能。广大居民要从自身做起,保持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