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阳县文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落实“规范诊疗提升年”工作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制度规范、技能提升、实战演练等多维度行动,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全力守护居民健康。
党建引领
锻造规范诊疗队伍
中心以“党建+规范”模式为抓手,将规范诊疗意识融入队伍建设全过程。依托“网格敲门、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四位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家庭医生团队深入社区开展慢病筛查、用药指导等标准化服务,实现服务触角精准延伸。同步强化人才培养,建立“技能矩阵”考核体系,通过“师带徒”带教、三甲医院轮训及技能比武,显著提升诊疗操作标准化水平。通过廉洁文化建设、“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上党课”及定期开展政策解读等形式,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确保规范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制度筑基
强化闭环管理
中心严格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与科室签订《医疗安全责任书》,推行“每周大交班”机制,由中心主任牵头研讨诊疗流程优化、安全隐患排查等议题,确保问题“周清周结”。每周五下午组织全员学习最新诊疗指南及医疗法规,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处方合格率、抗生素使用率等质控指标,每月发布《医疗质量管理月报》,并将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同时,将“6S管理”纳入日常质控体系,每月开展突击检查,设立“羚羊奖”与“蜗牛奖”,通过奖罚机制推动科室环境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实战演练
锤炼应急能力
中心通过技能考核与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医务科、护理部联合开展心电图技能操作考核,优化设备使用及导联连接,导联连接耗时缩短35%。模拟急性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场景开展多维度演练,确保团队在“黄金4分钟”内完成抢救,并针对性整改演练暴露的隐患。通过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比赛(涵盖针灸、推拿、拔罐等项目)及后续开展专项培训,切实提升了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率。
长效推进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中心立足群众需求,明确2025年三项核心任务:深化规范诊疗能力,重点加强糖尿病星级门诊、脑病康复科等特色科室建设,完善慢病筛查、干预、随访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做强中医康复特色,聚焦专病特色疗法研发,如慢性疼痛点穴复位、关节腔注射等技术,形成“一病一特色”服务模式,推动中医治疗有效率提升;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强化医院文化价值塑造及中医药文化传承,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提升服务硬实力。从制度规范到技术提升,从应急实践到环境优化,中心以“规范诊疗提升年”为抓手,将标准融入日常、将规范化为行动,以基层“小单元”托起居民“大健康”。 (本报记者 王小飞通讯员 宁真真 赵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