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 聚焦

丰富供给与优化市场同向发力

我省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5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养老服务消费、助力银发经济情况。我省围绕推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助力老年人享受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

  加快丰富养老服务供给

  我省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老龄化进程较快。近年来,我省着力优化养老服务消费,加快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群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

  加强系统谋划。把发展壮大养老产业纳入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推动“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扩大老年产品供给。去年7月,印发实施《加快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若干措施》,推动扩容银发产业规模。今年2月,围绕优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康养等养老消费供给,印发《促进养老服务消费行动计划》,提出6方面具体措施,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做好政策支持。印发《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方案》,老年人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保障、活动预警等适老化设备,补贴额度达到30%,减轻老年人家庭经济负担,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优质优惠的居家养老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省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实施改造或购买适老化产品的老年人家庭达到2万余户。启动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目前已对接养老机构2368个,授信6.94亿元,着力壮大养老服务经营主体,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搭建产业平台。连续举办9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智慧信息化康养、康

  复护理、无障碍设施及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中医养生保健等近万种产品与服务。去年11月

  份,举办“山东—荷兰健康养老产业对接会”,

  来自我国和荷兰的100多家养老、医疗与健康领域的企业、协会参会交流,达成诸多合作意向。

  完善基础设施。围绕夯实养老服务基本盘,加快完善城乡养老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养老机构2707家,建设养老床位44.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3.9万张,占比达到75.6%,高出国家“十四五”规划任务20个百分点。发展起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03家、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50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029家、养老服务站2721家,全省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组织提振活动。今年,在全国首个开展省级层面的提振养老服务消费活动,举行“鲁焕春欣”“鲁颐夏养”“鲁乐秋安”“鲁福冬暖”等4个养老主题消费活动。4月份,举办了2025山东养老服务消费提振年暨“鲁焕春欣”康养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发布了“适老焕新安居无忧”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金融助老惠享银龄”金融赋能等政策,安排“金融助老惠享银龄”专项促消费资金600万元,鼓励企业发放购物优惠券、降价促销,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开展“百

  家养老机构试住周”“养老服务消费进社区”“老

  年研学游”“老年精品游”等特色活动,为老年

  人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多元服务。

  做优做强医养健康产业

  医养健康产业是激发银发经济的重要引擎。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梁开诚介绍,医养健康产业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万亿级大产业。截至2024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6.5%以上;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5个,集聚领军企业36家,规模以上企业1380家,年营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美业、健康食品、中农兽药等5个细分领域28个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

  在健康养老相关产业方面,一是突出健康养老细分领域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跨区域深度融合,目前已培育健康养老特色产业集群4个,集聚规模以上企业307家,年营业收入达到840亿元。二是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医生重要作用,在全国率先实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不低于130元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服务,全省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035家,占全国12%以上,居全国第一。三是扩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组织实施中医药新产品研发推广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遴选推荐的20项适老化产品列入了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发挥好医养健康产业协调推进机制牵头部门作用,高标准落实《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助力全省银发经济发展,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升级。

  加强政策引领。计划于近期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山东省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壮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丰富健康养老产品供给、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细化工作任务、加强政策集成。

  做强产业集群。持续做大做优做强现有的健康养老特色产业集群,协调落实好配套支持政策,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指导各市立足自身实际,依托医养健康产业领军和骨干企业,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建立特色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库,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促进业态融合发展。借力全省中医生活化活动,发挥我省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养老与中医养生结合,将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等全面融入健康养老。培育康养类型的高品质旅游度假项目,开发推广一批具有山东特色、注重老年人体验的康养旅游路线。针对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推广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运动,发展面向老年人群的体医融合服务。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