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6版 科普

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之路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六安市中医院 徐恭梅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与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获得了生命的延续。然而,放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能有效杀灭癌细胞,但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放疗后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的康复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在光明之后,更好地踏上康复之路。

  放疗后的身体变化与护理重点。放疗过程中,高能射线会穿透皮肤和组织,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但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乳腺癌患者放疗后,常见的身体变化包括:皮肤反应:放疗会导致皮肤变红、干燥、脱屑,甚至可能出现破溃、感染。疲劳: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劳,这是由于放疗对身体的消耗以及免疫系统受到的影响。手臂肿胀:放疗可能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手臂肿胀(淋巴水肿)。消化系统反应:放疗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针对这些变化,放疗后的护理重点包括:皮肤护理:保持放疗区域皮肤的清洁与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避免日晒和摩擦。对于破溃的皮肤,应及时就医处理,防止感染。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体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淋巴水肿预防:定期进行手臂按摩和抬高练习,以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手臂肿胀。避免在患侧手臂进行血压测量、静脉采血等操作,以减少对淋巴管的损伤。饮食调理: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

  放疗后的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放疗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还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放疗后的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同样重要。患者可以通过与医护人员沟通、参加癌症康复组织、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了解放疗后的身体变化与康复过程,增强对疾病的认知与信心。同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以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与支持,陪伴患者度过放疗后的艰难时期。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感受,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同时,家庭成员还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与康复锻炼,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

  放疗后的定期复查与后续治疗。放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与康复进程。复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乳腺及腋窝淋巴结B超、胸部CT等。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放疗后的并发症与复发情况。对于部分放疗后仍有残余病灶或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这些后续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杀灭癌细胞,降低复发与转移的风险。然而,后续治疗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与心理状态。

  放疗后的生活方式调整与预防复发。放疗后,患者需要对生活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降低复发与转移的风险。这些调整包括:戒烟限酒:吸烟与饮酒是乳腺癌复发与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放疗后,患者应坚决戒烟限酒,以降低复发风险。控制体重:肥胖与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密切相关。放疗后,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与免疫力。放疗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避免辐射:放疗后,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如X射线、CT等,以降低对身体的损伤。

  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的康复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与积极的心态调整,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愿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能在光明之后,踏上更加美好的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