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版 科普

登革热是咋回事?如何预防?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百色市田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陆斌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多地爆发,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那么,登革热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登革热是什么?1.定义与病原。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一旦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登革病毒有多种型别,不同型别之间可发生二次感染,且二次感染者病情往往更为严重。2.传播途径与流行地区。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蚊子在叮咬感染了登革病毒的人后,病毒会在其体内复制,当它们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等。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登革热的高发区域,但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流动,其他地区也可能出现疫情。3.症状与危害。登革热的症状通常包括突发高热、严重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以及面、颈、胸部潮红等。这些症状在感染后大约3-14天内出现,持续数日至数周不等。登革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如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器官损害甚至死亡。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发病率相对较高。

  为什么防蚊是关键?1.传播媒介的角色。伊蚊作为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在病毒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叮咬感染了登革病毒的人,将病毒吸入体内并在体内复制。当这些带有病毒的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因此,防蚊就是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的关键。2.蚊虫滋生环境与风险。伊蚊的滋生环境非常广泛,只要有积水的地方就可能成为它们的繁殖场所。比如家庭中的花盆托盘、鱼缸、水桶等积水容器,以及室外的废旧轮胎、树洞、水沟等。这些积水为伊蚊提供了理想的繁殖条件,使得它们能够大量繁殖并传播病毒。此外,蚊虫叮咬不仅会引起登革热,还可能传播其他蚊媒传染病,如疟疾、寨卡病毒等。因此,防蚊对于预防多种蚊媒传染病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有效防蚊?1.家庭防蚊措施。清理积水:定期清理家庭内外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鱼缸、水桶等。确保没有积水残留,从而消除蚊虫的滋生环境。安装防护设施:在门窗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等物理屏障,防止蚊子飞入室内。这些简单的防护设施可以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使用驱蚊产品: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蚊香、电蚊拍、驱蚊剂等驱蚊产品来杀灭成蚊。但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2.个人防蚊措施。穿着防护衣物:外出时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从而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涂抹驱蚊剂: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含有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蚊剂,可以有效驱赶蚊虫。但使用时要注意适量涂抹,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适。避免高风险区域:尽量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如黄昏和清晨)和地点(如树荫、草丛等阴暗处)逗留。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区域,要采取额外的防蚊措施。3.社区防蚊措施。环境整治:社区应组织清理公共区域的积水容器和垃圾,减少蚊虫滋生地。同时,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社区整洁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宣传册、讲座等形式,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识。鼓励大家共同参与防蚊行动,形成全民防蚊的良好氛围。专业防治:在必要时,可请专业机构进行蚊虫消杀工作。专业机构具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杀灭蚊虫并预防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结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之一,家庭、个人和社区都应积极参与防蚊行动。通过清理积水、安装防护设施、使用驱蚊产品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从而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同时,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及时就医也是预防和治疗登革热的重要环节。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健康,远离登革热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