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版 科普

骨质疏松别怕,晒太阳来补钙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博白县中医医院 凌广武

  骨质疏松如同“骨骼窃贼”,悄然偷走我们的骨量,让骨骼变得脆弱不堪。尤其是老年人群,更是骨质疏松的“重灾区”。骨质疏松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易骨折、疼痛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呢?其实,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晒太阳来补钙!

  骨质疏松的基本知识。1.定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就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它像一把无形的锯子,悄悄锯走我们的骨密度,让我们的骨骼变得如同朽木一般。2.骨质疏松的成因。骨质疏松的成因多种多样,年龄因素首当其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量会自然流失,这是无法抗拒的生理规律。性别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因,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量的流失。此外,生活习惯也对骨质疏松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让我们的骨骼变得脆弱。还有一些其他疾病或药物也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如甲状腺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3.骨质疏松的症状与危害。骨质疏松的症状多种多样,腰背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可能时轻时重,有时甚至让人难以忍受。除了疼痛,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驼背等形态改变。更严重的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变得非常脆弱,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

  晒太阳——神奇的补钙密码。晒太阳之所以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关键在于其与维生素D的合成密切相关。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B(UVB)的照射下,会转化为维生素D3前体,然后经过肝脏和肾脏的进一步羟化作用,最终形成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维生素D在人体钙吸收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使血液中的钙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为骨骼的生长和修复提供充足的原料。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摄入再多的钙,也难以被身体有效吸收利用。据研究表明,每天晒太阳15-20分钟,就能满足人体大部分维生素D的合成需求,这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意义重大。

  正确晒太阳,补钙效果事半功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最佳晒太阳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尤其是上午10点到11点,下午2点到3点。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较为充足,能有效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避免在中午12点左右长时间暴晒,以免晒伤皮肤。其次,要注意晒太阳的时长。一般来说,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如果是皮肤较白的人,时间可以适当缩短;皮肤较黑的人,由于黑色素对紫外线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可适当延长晒太阳时间。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长时间暴晒。再者,晒太阳的部位也很重要。尽量让更多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如手臂、腿部、背部等。但要注意保护眼睛和脸部,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可戴上太阳镜;脸部可适当涂抹防晒霜,防止晒伤和晒斑。此外,晒太阳时要避免隔着玻璃。因为玻璃会阻挡大部分紫外线B,从而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最好能到户外开阔的地方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还能享受阳光的馈赠。

  骨质疏松的综合防治。1.生活方式调整。适量运动是增强骨骼健康的有效方法。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都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同时,我们还要戒烟限酒,避免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对骨骼健康的损害。2.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切记不要自行随意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3.定期监测与随访。最后,我们还要强调定期监测与随访的重要性。通过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有症状时也要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进行随访治疗。

  总之,骨质疏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晒太阳来补钙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值得我们充分利用。同时,我们还要注重饮食补钙、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与随访等方面的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