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8版 科普

多动症孩子静不下来?中西医来帮忙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贺州市妇幼保健院 黄林平

  孩子总是坐不住,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碰碰那个,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也受到影响。这很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在作祟。那么多动症孩子静不下来该怎么办呢?别急,中西医都有好办法来帮忙。

  认识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这些症状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发育或功能存在某些异常,导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动症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多动症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西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在西医领域,治疗多动症主要采用药物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利他林),以及非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托莫西汀。这些药物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改善孩子注意力,减少冲动行为。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症状确定剂量和疗程。家长也需密切关注孩子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行为治疗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行为矫正疗法、认知行为训练和感觉系统训练。行为矫正疗法通过奖惩机制,帮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孩子完成任务或表现良好时给予奖励;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并惩罚。认知行为训练则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他们管理行为和情绪。感觉系统训练针对感觉统合失调问题,通过全身运动改善前庭功能、触觉和本体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中医治疗多动症则更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1.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常用方法。中医认为多动症与孩子的体质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常采用具有清心泻火、平肝熄风、祛痰通络等功效的中药来调理孩子的身体。比如,对于肝火旺盛的孩子,可以选用知柏地黄汤来清心泻火;对于脾虚痰浊的孩子,则可以选用甘麦大枣汤来健脾化痰。中药调理能够调整孩子的脏腑功能,改善不适症状,且副作用较小。2.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如涌泉、足三里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舒缓神经,增强体质。推拿按摩还可以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减轻多动症状。家长可以在家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3.针灸治疗同样在中医治疗多动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缓解多动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等。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家长切勿自行尝试。除了上述方法外,中医还强调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改善孩子的体质和缓解症状。比如,增加鱼类、蔬菜水果等有益于舒缓神经系统、改善情绪的食物摄入,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具有显著的优势。西医的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能够迅速改善孩子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中医的中药调理、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等方法则能够从根本上调理孩子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免疫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在治疗多动症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极为关键。家长应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矛盾对孩子的影响,并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教师应了解多动症知识,正确对待孩子,给予更多关爱和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家长与教师需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携手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结语。多动症需专业治疗,但家长和教师不必过忧。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家长、教师的配合,能让大多数孩子得到有效改善。早发现、早治疗,并持续关注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同时,社会应加强对多动症的认识和理解,消除偏见和歧视,为孩子们创造宽容、理解和支持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