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版 科普

电烧伤,这些常识要牢记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吴文勋

  广义上的电烧伤,即由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烧伤,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这种伤害不仅限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如家用电器漏电、雷雨天气接触金属等也可能导致。了解电烧伤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并在意外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电烧伤的原因与分类。电烧伤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与电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有关。直接接触电源是最常见的原因,如触摸裸露的电线、插座等。而比如钓鱼时鱼竿接触高压电线,则为间接接触电源。此外,电器设备故障、雷雨天气也可能导致电烧伤,例如在雷雨天气,如果站在高处或手持金属物品,就容易成为雷电的目标,从而引发电烧伤。电烧伤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电流烧伤:通常指的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而产生的烧伤。这种烧伤有“入口”和“出口”之分,入口处的烧伤通常比较严重,易引发肌肉、神经、血管等深层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流强度、接触时间及触电部位的电阻大小等。2.电弧烧伤:是电流通过空气介质,或电路短路时产生强大的弧光和火花致伤,电子流没有通过机体。弧光温度达2000℃~3000℃,但持续时间短瞬,因此一般为Ⅱ 度烧伤。若衣着烧燃,未能及时灭火、脱衣,可加重烧伤程度,成为Ⅲ度烧伤,伤区常有炭末附着。

  电烧伤的症状与危害。电烧伤的症状因烧伤程度而异。轻度电烧伤可能只是皮肤表面的轻微灼伤,伴有疼痛和肿胀。而重度电烧伤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组织损伤,甚至烧焦、炭化。除了皮肤症状外,电烧伤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症状。电流通过人体时,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悸、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同时,电流还可能损伤神经系统,导致肌肉痉挛、麻木、瘫痪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电烧伤还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电烧伤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可能导致皮肤组织的严重损伤,还可能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电烧伤,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

  电烧伤的急救措施。在发现电烧伤患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切勿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以免自己也成为电流的通路。应迅速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棒、塑料棒等)将患者与电源分离。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现场急救时,应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如有必要,应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同时,要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湿布或水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加重损伤。电烧伤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电烧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预防电烧伤的发生,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确保电线、插座等部件完好无损,避免裸露的电线或损坏的插座引发触电事故。在使用电器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不要随意拆卸或修改电器设备。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更需要加强电安全教育。要告诉他们不要触摸电器设备、插座等危险物品,不要在雷雨天气使用金属物品接触室外。同时,家长和监护人也要做好监管工作,确保他们的安全。在工地、工厂等高风险场所,应穿戴防护用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同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要违章作业或忽视安全警示。对于从事电工等特种作业的人员来说,更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环境下的防范措施。如在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在雷雨天气站在高处或手持金属物品;在洗澡时,要确保浴室内的电器设备(如热水器、电吹风等)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发生漏电事故。

  结语。电烧伤作为一种严重意外伤害,其发生原因多样,症状与危害严重。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电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定期检查电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以预防电烧伤。一旦不幸发生电烧伤,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迅速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