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版 科普

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要点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 李华妃

  当患者的呼吸道被阻塞,无法正常呼吸时,气管切开术就像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生命之窗”。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后续的居家护理同样重要。只有家属和患者都掌握了正确的护理方法,才能确保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顾。

  环境准备与要求。1.保持空气清新。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降低病菌滋生的风险。限制访客: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尽量限制不必要的访客,特别是感冒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避免刺激源:不要在室内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以免加重患者的呼吸道负担。2.温度与湿度控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2-26摄氏度,湿度在40%-70%。,既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有利于患者的舒适和恢复。使用温湿度仪定期检查室内环境,确保条件适宜。

  日常伤口护理。1.清洁与消毒。清洁:每天定时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液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消毒:消毒时,注意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消毒液,避免使用酒精等可能刺激皮肤的产品。更换敷料: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及周围的敷料,确保伤口干燥无渗血、渗液,预防感染。2.固定与检查。固定带:固定带的松紧度要适中,以能伸进一指为宜。过紧会压迫颈部,影响呼吸;过松则可能导致套管脱落。检查:每天检查固定带是否牢固,确保套管位置正确,没有移位或脱落的风险。更换纱布垫:在更换套管纱布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牵拉造成脱管或损伤。

  呼吸道管理。1.湿化与排痰。间歇湿化法:每次吸痰后,使用滴管或注射器缓慢注入气管2-5ml湿化液,保持呼吸道湿润。家庭雾化机湿化:先按医嘱配制药液,将药液加入雾化杯,连接好设备后佩戴面罩或口含嘴,开启机器进行雾化,保持正常呼吸,让药液充分进入呼吸道。覆盖纱布:气管套管外口用1-2层薄湿纱布覆盖,既可以保持湿润,又可以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2.吸痰技巧。掌握时机:神志清醒的患者,当表示有痰或听到痰鸣音时,应及时进行吸痰;对于昏迷或无法表达的患者,需定时检查呼吸道情况,必要时进行吸痰。无菌操作:吸痰前,务必戴好一次性无菌手套,先吸气道再吸口腔,每次吸痰后都要更换吸痰管和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轻柔迅速:吸痰动作要轻柔且迅速,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或引起患者不适。

  饮食与营养支持。1.合理饮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鼓励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2.饮水与进食指导。鼓励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可以少量多次地饮水,避免一次性喝得过多。进食时,要专心细嚼慢咽,避免说话或大笑,以防食物误入气道引起呛咳或窒息。

  体位与活动。1.体位选择。患者应取平卧或半卧位,床头适当抬高30-45度,以利于呼吸和痰液的排出。翻身时,要保持头颈及躯干处于同一水平线,避免套管旋转角度过大或脱出。2.适度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鼓励其适当下床走动,促进痰液的排出和身体的恢复。对于不能下床的患者,应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如定时翻身叩背,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痰液的排出。

  定期随访与监测。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患者进行复查和检查。这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在家中,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应急处理措施。家属应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能,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人工呼吸等。这些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救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如患者突然呼吸困难、窒息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尝试进行急救处理。同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压力。

  结语。气管切开居家护理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在医生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