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黎亚妹
无论是因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还是其他暴力因素导致,颅脑损伤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还深刻影响其后续的康复进程。那么,为了促进患者的最佳恢复,我们应当如何实施更加科学的护理措施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病情观察与评估:了解患者的真实状况。1.生命体征监测。颅脑损伤后,首要任务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和体温。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尤其是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例如,血压升高可能意味着颅内压也在上升,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以防止脑疝的发生。2.神志与瞳孔观察。神志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昏迷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同时,瞳孔的变化也是判断脑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如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可能意味着存在严重的脑损伤,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3.肢体活动情况。颅脑损伤后,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也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方面。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肢体瘫痪、病理反射等异常表现,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康复进展具有重要意义。4.其他注意事项。在观察病情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口、鼻、乳突部是否有出血瘀斑或脑脊液流出,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脏腑或躯体损伤的症状。这些观察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断线索,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急救与术前准备: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1.急救措施。在颅脑损伤发生后,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以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同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2.术前准备。在送往医院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前准备阶段,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等方面。同时,护士会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如更换病员服、留置尿管等。此外,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手术情况、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1.监测生命体。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关键。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危急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以及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2.体位与休息。颅脑损伤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对于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挡等安全措施,防止他们意外跌落或伤害自己。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床头高度,以保持舒适的体位。3.情绪安抚。颅脑损伤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同时,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紧张或焦虑的情绪,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4.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或采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5.口腔护理。颅脑损伤患者的口腔护理同样重要。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口腔状况,如有牙齿松动或假牙脱落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应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口腔清洁剂进行口腔清洁,以保持口腔卫生。6.饮食护理。颅脑损伤患者的饮食护理应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术前应禁食,术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进食。早期应以低盐、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稀饭、果汁等。随着病情的改善,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食。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结语。颅脑损伤后的科学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与评估、及时的急救与术前准备、全面的一般护理以及个性化的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等措施的实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