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4版 科普

肾病综合征全解析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传富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着显著影响。了解肾病综合征,对于维护我们的肾脏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揭开肾病综合征的神秘面纱。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与特点。肾病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的临床症候群。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这些特点使得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也为我们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型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也可能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此外,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也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水肿、尿液改变、疲劳和食欲减退等。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出现面部、双下肢甚至全身的水肿。尿液改变也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表现,患者可出现尿量减少、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疲劳、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除了这些症状外,肾病综合征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由于大量蛋白质丢失和免疫功能紊乱,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和血流缓慢,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栓塞;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发生急性肾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检查。医生在诊断时,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白蛋白)、血脂指标、肾功能检查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手段,它们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状态、蛋白质丢失的严重程度以及血脂水平等关键指标。此外,肾脏活检作为一种更为深入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肾脏病理改变的直接证据,对于明确诊断和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和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护肾药保护肾功能、降压药控制血压等。免疫抑制治疗则是针对肾脏的自身免疫反应进行抑制,以减轻肾脏的损伤,以利于肾脏的修复。一般治疗则包括饮食调整、休息与活动平衡以及预防感染等措施。首先,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宜适当量的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肉、鸭肉、淡水鱼肉、鸡鸭蛋蛋白等补充丢失的血浆蛋白,但不能过量补充,需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0.6-0.8g/公斤体重),同时避免高脂肪高油脂饮食,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其次,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与活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此外,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与复发管理。对于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与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预防方面。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以降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风险。饮食习惯改善:注意控制盐分和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维护肾脏健康。2.复发管理方面。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调整。避免诱发因素: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感染等诱发因素,以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维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通过本文,我们对肾病综合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的临床症候群,特点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诊断与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预防和管理复发也是治疗的关键。面对肾病综合征,我们不必恐慌,科学诊疗与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整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若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愿每位读者关注肾脏健康,科学预防,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