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欧俊明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突如其来,尤其是外伤导致的出血情况,往往让人措手不及。面对紧急情况,尤其是当出血较为严重时,迅速而有效地止血至关重要。因为失血不仅意味着体内宝贵资源的流失,更可能进一步导致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因此,掌握一些快速止血的基本技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常识和自救能力。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在突发外伤时,快速有效地进行止血。
快速止血的基本原则。快速止血的基本原则在于通过阻断血流来达到止血目的。当人体受到外伤时,血液会从伤口流出,如果此时不及时止血,就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在止血过程中,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适的止血措施。1.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伤口、出血不多的情况。具体步骤包括:直接压迫法:首先,用流动的清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血液。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在伤口上,持续压迫5~10分钟。压迫时,要保持适当的力度,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要避免过度压迫导致组织损伤。间接压迫法:如果伤口内有较大的异物,无法直接压迫止血,那么可以采用间接压迫法。具体做法是在伤口四周施压,将敷料置于异物周围并包扎固定。这样,通过压迫伤口周围的血管,同样可以达到止血的效果。在压迫止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无法控制,或者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压迫止血法无法控制出血,或者多处出血由同一条动脉供血的情况。具体步骤包括:寻找动脉近心端:首先,用食指或无名指在伤口附近寻找动脉的近心端。动脉一般位于较深的位置,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其搏动。确定压迫点:找到动脉近心端后,用拇指或手掌在该位置施加压力,阻断血流。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拇指直接寻找压迫点,以免误判动脉位置,导致止血失败。持续压迫:指压止血法需要持续压迫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在压迫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因疼痛或不适而放弃。指压止血法虽然简单有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出血情况严重,或者伤口位置特殊(如头部、颈部等),应及时就医。3.抬高伤肢法&止血带止血法。对于四肢大量出血的情况,可以采用抬高伤肢法和止血带止血法。抬高伤肢法:将受伤出血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25公分以上),并用手指、手掌及敷料直接压在伤口上。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伤口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减缓出血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抬高伤肢法不适用于骨折、脱臼或脊椎受损的情况。止血带止血法:当四肢大动脉出血时,需要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止血带可以是绷带、橡皮胶管、三角巾等物品。具体步骤是:在出血肢体的近心端找到合适的位置(上肢为上臂上1/3处,下肢为大腿中、上1/3处),用止血带紧紧扎住。在扎止血带时,要在止血带下方垫上保护垫,避免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导致皮肤坏死。同时,每隔30至60分钟要放松止血带2至3分钟,以避免肢体局部缺氧缺血。在使用止血带止血法时,要密切注意伤者的生命体征。如果伤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应立即就医。
止血后的处理。止血后,要对伤口进行清洁和包扎。首先,用流动的清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血迹。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在伤口上,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包扎时,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既要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又要避免过松导致伤口再次出血。如果伤口较深或较大,或者止血后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清创、缝合等,并开具必要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结语。快速止血是我们在面对外伤时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了解并掌握压迫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抬高伤肢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常用止血方法,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止血后的伤口处理和就医建议,确保伤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外伤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