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版 科普

糖尿病前期,这些信号别忽视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广西水电医院 莫浇燕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其高发病率及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然而,糖尿病前期往往被忽视,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本文旨在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前期关键信号的认识,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前期是防控糖尿病的黄金时期,让我们共同关注,积极行动,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血糖高于正常但未到糖尿病标准的过渡阶段,是预防糖尿病的最后防线。它主要分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两种。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升高而餐后正常;糖耐量减低则表明身体对餐后血糖调节能力下降,此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或偏高。无论哪种类型,都意味着血糖调节异常,需高度重视。特别是糖耐量减低,即便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存在风险,因此不能仅凭空腹血糖判断,应综合考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的常见信号。糖尿病前期,虽不似糖尿病那般症状显著,却也有迹可循。以下是六大预警信号,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血糖波动频现:血糖值徘徊于正常与异常之间,或偶有轻度攀升,便是糖尿病前期的直接警示。定期监测血糖,紧跟其动态变化,为后续防控奠定基石。2.体重悄然增长: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与糖尿病风险紧密相连。腰围的逐渐扩张,应成为我们关注血糖状况的警钟。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是减轻体重、抵御糖尿病的有效防线。3.口渴多饮多尿:血糖上升促使身体排糖,尿量增多导致水分流失,进而引发口渴。若常感口干舌燥,饮水量与尿量同步激增,则需警惕血糖异常。及时监测并调整生活习惯,是缓解此症状的关键。4.持续疲劳难解:血糖波动干扰能量代谢,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疲劳感油然而生。若长期感到精力不济、易疲倦,且难以通过休息恢复,便应考虑血糖问题。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改善血糖水平,重焕身体活力。5.视力时清时糊:高血糖影响眼球内液体渗透压,视力随之波动。若发现视力时常模糊,尤其在长时间用眼或血糖波动时更为显著,便是糖尿病前期的警示信号。及时监测血糖并咨询眼科专家,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眼部病变。6.皮肤问题频发:高血糖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易感染。若皮肤问题层出不穷,且常规护肤难以奏效,便需关注血糖状况。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是缓解皮肤问题、预防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如何应对糖尿病前期?面对糖尿病前期的种种信号,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的风险。首先,合理膳食是关键。我们应该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其次,规律运动也至关重要。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糖分,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此外,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肥胖、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来降低这些风险因素的水平,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对于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来说,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可能无法完全控制血糖水平。此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守用药说明和剂量要求。

  结语。糖尿病前期是阻击糖尿病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无需多言。在这一时期,若能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可能预示疾病降临的细微信号,并据此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我们便能大大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提高健康意识,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立即采取行动。让我们携手并进,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