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版 科普

分娩怕痛?椎管内麻醉来帮忙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灵川县妇幼保健院 郑志平

  分娩疼痛不仅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其中椎管内麻醉以其显著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成为了众多产妇的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椎管内麻醉的相关知识,帮助准妈妈们了解这一“分娩镇痛神器”。

  什么是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一种麻醉方式。椎管是脊柱内部的空腔,其中包含着脊髓和神经根。在分娩过程中,通过向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断神经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椎管内麻醉的作用原理并不复杂。局麻药在注入椎管后,会扩散到脊髓周围的脑脊液中,进而作用于神经根和脊髓表面的痛觉传导纤维。这些纤维负责将疼痛信号从身体各部位传递到大脑。局麻药通过阻断这些纤维的传导功能,使得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产妇因此感受到的疼痛就会大大减轻或消失。

  椎管内麻醉的类型。椎管内麻醉主要分为硬膜外麻醉、腰麻(蛛网膜下腔阻滞)以及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三种类型。1.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的一种麻醉方式。硬膜外腔位于脊髓和硬脊膜之间,是一个潜在的间隙。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医生会在产妇的腰部选择一个合适的穿刺点,通过穿刺针将导管置入硬膜外腔。然后,通过导管注射局麻药,使产妇的下半身失去痛觉。硬膜外麻醉的可控性较强,医生可以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分娩进程,调整局麻药的注射量和注射速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2.腰麻(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麻醉方式。蛛网膜下腔是脊髓和蛛网膜之间的间隙,其中充满着脑脊液。在进行腰麻时,医生同样会在产妇的腰部选择一个穿刺点,但穿刺针会穿透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然后,注射局麻药,使产妇的下半身迅速失去痛觉。腰麻的起效速度较快,镇痛效果确切,但可能伴随短暂性的低血压等副作用。因此,在进行腰麻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3.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联合麻醉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结合体。它兼具了两者的优点,既具有腰麻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的特点,又具有硬膜外麻醉可控性强的优势。在进行联合麻醉时,医生会先进行腰麻,使产妇迅速失去痛觉。然后,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麻药,维持镇痛效果。联合麻醉在分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许多产妇的首选。

  椎管内麻醉在分娩中的应用。椎管内麻醉在分娩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它适用于大多数产妇,特别是那些对疼痛敏感或希望有无痛分娩体验的产妇。然而,并不是所有产妇都适合接受椎管内麻醉。例如,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或感染等情况的产妇,可能无法接受这种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通常在分娩进入活跃期时实施。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到一定程度(一般为3-4厘米)后,宫缩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施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地减轻产妇的疼痛,使她们更加舒适地度过分娩过程。椎管内麻醉实施后,产妇会感受到宫缩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她们可以更加放松地配合医生的指导,用力推动胎儿娩出。同时,椎管内麻醉还可以减轻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有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麻醉效果可持续至分娩结束,甚至产后一段时间,为产妇提供了持续的止痛保障。

  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椎管内麻醉在分娩中已证明其安全性,但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腰麻可能导致短暂性低血压,医生会提前预防并处理。此外,麻醉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且暂时的不良反应,对产妇和胎儿无严重影响。接受麻醉前,产妇需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和过敏史,以便医生评估适用性。麻醉过程中,产妇需配合保持体位,便于医生操作。麻醉后,仍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分娩进程,确保一切顺利。

  结语。椎管内麻醉作为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凭借其显著的止痛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受到了广大产妇的欢迎。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椎管内麻醉为产妇提供了舒适的分娩体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相信椎管内麻醉将在未来为更多产妇带来福音,让分娩不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