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陈彪
胰腺炎,是一种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急腹症威胁。作为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胰腺炎的凶猛之处在于它牵涉到了胰腺——这一至关重要的消化器官。对于外科医生而言,深入了解胰腺炎的相关知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更是日常诊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让我们从外科系统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胰腺炎的定义与外科意义。胰腺炎,简而言之,是胰腺这一重要消化器官发生的炎症性病变。胰腺,位于我们的上腹部深处,既负责分泌消化酶以助食物消化,又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调节血糖平衡。胰腺炎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两大类。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往往需要紧急处理;而慢性胰腺炎则是胰腺长期受损,功能逐渐衰退的慢性过程,但同样可能因并发症而需要外科治疗。
胰腺炎的症状:外科视角下的警示。胰腺炎的症状,尤其是急性发作时,对外科医生而言是紧急手术的信号灯。急性胰腺炎的疼痛通常突如其来,位于中左上腹部,可迅速蔓延至全腹,疼痛剧烈如刀割,常伴有腰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是常见伴随症状,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为咖啡色或血性液体。若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发热、低血压、休克等全身中毒症状,这些都是外科急腹症的典型表现,提示需要紧急医治。慢性胰腺炎的疼痛虽相对缓和,但反复发作,尤其在饱食或饮酒后加剧,上腹部隐痛成为患者的常态。脂肪泻是慢性胰腺炎特有的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表面油腻,恶臭难闻,这是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的直接体现。当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血糖升高乃至糖尿病的发生,也是外科医生需关注的长期并发症。
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外科干预的靶点。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多样,外科医生需精准识别,为治疗提供方向。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管炎、胆结石,是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胰管梗阻导致的胆汁反流是外科手术解除梗阻的关键。酗酒,作为另一大诱因,不仅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还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痉挛增加胰管内压力,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此外,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某些药物反应及手术创伤等,也可能触发胰腺炎,外科医生需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胰腺炎的诊断:外科决策的依据。面对疑似胰腺炎患者,外科医生需迅速而准确地做出诊断。临床表现是初步判断的基础,实验室检查则提供关键数据支持,血淀粉酶、脂肪酶的显著升高是胰腺炎的标志性指标。影像学检查,如CT、腹部超声,是外科医生手中的“望远镜”,能够直观显示胰腺形态,评估炎症范围及并发症情况,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胰腺炎的治疗:外科手段的应用。一旦确诊为胰腺炎,外科治疗便成为守护生命的重要一环。对于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轻胰腺负担,通过禁食禁水、胃肠减压减少刺激,抗炎抑制胰液分泌,同时输液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镇痛治疗缓解患者痛苦,而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时,外科手术如清除胆管或胰管结石、清除胰腺周围坏死组织、胰周脓肿清除引流术等成为必要选择。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则更注重病因去除和症状控制。戒酒、治疗胆源性疾病是根本,外科手术在处理胰腺假性囊肿、胰管结石等并发症时发挥重要作用。胰酶制剂替代治疗、抑酸药物应用等对症治疗措施,也是外科医生常用的治疗手段。
胰腺炎的预防:外科视角下的生活指导。预防胰腺炎,外科医生同样承担着教育患者的责任。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是预防胰腺炎的第一道防线。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是减少胰腺炎风险的关键。对于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等慢性疾病患者,积极治疗,控制病情,是预防胰腺炎并发的重要措施。在使用可能引起胰腺炎的药物时,应遵医嘱,密切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结语。胰腺炎,这一外科急腹症中的“隐形杀手”,虽凶猛难测,但只要我们掌握其知识,做好预防与治疗,就能有效守护健康。我们呼吁大家重视胰腺炎的预防,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健康是生活的基石,是追求梦想、创造未来的前提。让我们携手,从预防胰腺炎做起,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