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版 科普

关爱子宫,为女性健康筑牢根基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钟山县人民医院 周建凌

  子宫,这个位于女性盆腔中央的梨形器官,不仅是新生命最初的“摇篮”,更是维系女性健康与内分泌平衡的关键枢纽。它默默承担着月经周期、孕育胎儿等重要使命,却常常因人们认知不足而被忽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个“生命之宫”,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探寻守护它的科学方法。

  认识子宫:女性健康的核心“发动机”。子宫由子宫体、子宫颈和子宫角等部分组成,内壁的子宫内膜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每月,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为可能到来的受精卵做好准备。若未受孕,内膜便会剥落出血,形成月经。而在孕育生命时,子宫则会化身温暖的“港湾”,通过胎盘为胎儿输送营养,直至胎儿成熟。此外,子宫还与卵巢协同合作,参与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影响着女性的皮肤状态、情绪波动和新陈代谢。一旦子宫健康受损,女性的整体健康都会受到牵连。

  威胁子宫健康的“隐形杀手”。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女性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修复。例如,过度节食可能引发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闭经,对子宫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2.人工流产:多次人工流产是子宫的“大敌”。手术过程中,器械对子宫内膜的刮擦可能导致内膜变薄、损伤,增加宫腔粘连、感染的风险。反复流产还会使子宫壁变得脆弱,后续妊娠时更容易出现早产、胎盘植入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安全。3.妇科疾病:常见的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蔓延,破坏子宫组织。例如,持续的HPV 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前病变,若未能早期发现和干预,会发展为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4.不良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呵护子宫的科学指南。1.健康生活,从日常做起。规律作息: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为子宫营造良好的内环境。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类等。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适当补充叶酸,对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和维持子宫内膜健康都有重要意义。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子宫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如束角式、猫牛式,也有助于拉伸盆腔肌肉,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2.做好避孕,避免意外妊娠:科学避孕是保护子宫的重要措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如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避免因意外怀孕而进行人工流产,减少对子宫的伤害。3.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女性应从有性生活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宫颈涂片(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这些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子宫及其他生殖器官的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有家族妇科肿瘤病史的女性,更应缩短检查周期,密切关注自身健康。4.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经期要勤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滋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感染的风险。5.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音乐等,也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让身心得到放松,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子宫是女性独有的珍贵器官,它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也维系着女性的健康与幸福。每一位女性都应重视子宫健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它。只有筑牢子宫健康的根基,才能绽放出更加美丽、自信的生命之花。关爱子宫,就是关爱女性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