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工人医院 马杏庆
当家中的亲人或朋友因为严重疾病住院治疗后,很多家庭成员往往面临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如何在出院后进行有效的家庭护理,特别是针对危重病人伴随感染的护理。危重病人的感染往往是病情变化的一个关键点,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威胁生命。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既能有效预防感染加重,也能帮助病人快速康复。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感染的家庭护理要点,帮助您在护理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了解危重病人的感染特征与风险。1.感染的常见症状:危重病人感染的症状可能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如果病人原本已有呼吸道疾病,这些症状可能更加明显。此外,泌尿系统感染的表现可能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如果病人有伤口或手术切口,伤口处的红肿、渗液和疼痛也是感染的警示信号。2.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危重病人通常免疫力较弱,接受过侵入性治疗(如导管、插管等)或长期卧床,这些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也容易感染。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家属更好地识别潜在的感染迹象。3.如何辨识感染加重:如果家属发现病人的体温持续升高、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或者病人的症状突然加重,这可能是感染加重的信号。此时,家属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与消毒。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助于清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病原菌,保持空气新鲜,减少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在病人卧床的房间,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有助于防止呼吸道感染。2.日常清洁与消毒:家庭护理中,应定期清洁病人的床单、被褥和个人用品。对病房内的家具、门把手、窗台等经常接触的地方,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特别是在病人有感染症状的情况下。此外,病人的衣物、毛巾、餐具等用品,最好单独清洗,避免交叉感染。3.卫生防护用品的使用:在病人感染的高风险时期,家属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病菌的传播。尤其是在处理病人的排泄物、伤口或痰液时,必须格外小心。使用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后,要及时处理并洗手。
病人的饮食与营养支持。1.合理搭配饮食:对于危重病人,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病人在感染期间,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能够促进身体恢复。比如,瘦肉、蛋类、鱼类、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是优选。此外,新鲜蔬菜和水果提供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帮助抗感染。2.分餐和少量多餐:危重病人往往食欲不振,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或恶心的情况,因此,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病人一次性进食过多。每餐之间可以间隔3到4小时,保证病人的胃肠系统不会过于负担。3.补充足够的水分:水分不仅能帮助病人排毒、促进代谢,还能帮助病人避免因脱水引起的电解质失衡。每天应确保病人有足够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当病人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时,水分补充更加重要。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1.体温监测:体温升高是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因此,家属应定期监测病人的体温。一旦发现体温持续过高,尤其是超过38.5摄氏度以上时,应立即采取退烧措施,如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并及时联系医生。2.脉搏与呼吸监测:病人的脉搏和呼吸也能反映病情的变化。脉搏过快或过慢、呼吸急促或不规则,都可能是感染加重的信号。家属应学会如何准确测量脉搏和呼吸频率,并记录下来,方便医生随时评估病情。3.血压监测:危重病人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特别是当感染引起了全身性炎症反应时。家属应定期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过低或波动较大时,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护理危重病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特别是在感染的情况下,家属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家属应保持细心和耐心,每一项细节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恢复进程。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感染的严重迹象,应及时联系医生,获得专业的医疗支持,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