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版 科普

会呼吸的痛——气胸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柳州市人民医院 黄晓燕

  在呼吸的每一个瞬间,我们的胸腔都在默默工作,但你是否知道,一种名为“气胸”的疾病可能悄无声息地潜伏其中,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气胸的神秘面纱,了解它刚开始时可能展现的“信号”。

  了解气胸。气胸,是由于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使肺部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例如你的胸腔是个“密封盒子”,胸腔里左右各有一个肺,正常情况下像两个充满气的气球,紧贴着胸腔内壁。胸腔和肺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空隙(胸膜腔),正常情况下是真空的,没有空气。气胸就是“盒子漏气了”,如果肺表面破了个小洞(比如肺大泡破裂、外伤刺破),肺里的气体就会漏到胸腔的“真空区”。漏进去的气体把肺往中间挤压,肺就“瘪了”,呼吸时无法正常扩张。气胸见于肺部疾病患者或是青壮年,常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胸痛:气胸初期,患者往往会突然感到一侧胸部出现针刺样或刀割样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在呼吸、咳嗽或用力时尤为明显。胸痛是气胸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它像是一位不速之客,提醒我们身体内部可能正在发生异常。呼吸困难:紧随胸痛之后,呼吸困难往往接踵而至。这是因为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对正常肺组织产生了压迫,导致呼吸功能受限。对于老年人或原本肺功能就较弱的人群来说,即使气胸量不大,也可能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除了胸痛和呼吸困难,气胸患者还可能伴有咳嗽症状。这是因为胸膜受到刺激后,身体作出的自然反应。咳嗽虽非特异性症状,但如果伴随上述不适,更应引起警惕。胸闷与发绀: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和发绀(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等症状。这些表现是身体缺氧的直接反映,提示气胸已经对呼吸功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气胸的症状与诱因。气胸分为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闭合性气胸三类,常见的症状就是突然发作的胸痛,疼痛程度不一,同时伴随着呼吸困难。这种呼吸的不畅,让患者每一次吸气都仿佛是一场艰难的挑战。气胸的诱因多样,如肺部疾病、胸部外伤,甚至一些身材瘦高的年轻人也可能因肺部结构异常而发病。轻微的气胸或许能自行恢复,但严重的气胸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心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危及生命。

  我们该如何预防?避免剧烈咳嗽、搬重物、剧烈运动、屏气、用力解大便甚至大笑等常是促使气胸发生的诱因,特别是瘦高体型的青少年,肺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保持心情愉快,稳定情绪。面对气胸这一“隐形杀手”,及时就医是关键。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胸痛和呼吸困难,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通过 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迅速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胸好了后应注意哪些?1.逐步恢复活动。气胸恢复后,千万不要急于“冲刺”。建议先从轻松的日常活动开始,比如散步。如果身体感觉良好,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记得,听从你身体的声音哦!若有胸痛或呼吸困难,要及时就医。2.注意呼吸练习吹气。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恢复肺部的功能和弹性。可以试试坐在舒适的位置,缓慢深吸气,再慢慢呼出,重复几次。这不仅能促进恢复,心情也会变得愉悦。3.避免高海拔活动。在气胸恢复后的头几个月,尽量避免高海拔旅行,比如爬山、滑雪等高强度活动。高海拔会影响肺部功能,容易导致再次气胸,真的不值得冒这个风险。4.注意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身体恢复。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它们可以增强免疫力,让你更快恢复。5.定期复查。恢复期间,不要忘记定期去医院复查,尤其是X光检查,确保肺部健康。复查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处理。

  气胸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治疗,就能有效避免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了解气胸,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摆脱这“会呼吸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