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铭星医院 付强
在健康养生圈,“补钙防骨折”这一观念堪称“顶流”。但现实却像一场“大反转剧情”,不少人天天补钙,骨折还是“找上门”。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补钙防骨折背后的“坑”,让大家别再“踩雷”!
补钙防骨折常见误区大起底。1.补钙=防骨折“万能公式”?大错特错!很多人觉得补钙就能给骨骼“上保险”,骨折从此“绝缘”。但真相是,骨骼健康是个“多面体”,补钙只是其中一面。骨骼健康由骨量、骨密度、骨质量等多因素共同决定。就好比盖房子,钙只是“砖块”,若“水泥”(胶原蛋白等)、“钢筋”(骨微结构)不给力,房子照样不牢固。即使钙补得足,骨微结构紊乱、骨质量下降,骨折风险依旧“居高不下”。2.骨头汤补钙,营养“王炸”?实则“打酱油”!骨头汤补钙,在民间流传甚广,堪称“补钙界”的“老网红”。但科学研究表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少得可怜,每100毫升骨头汤中钙含量仅有2-4毫克,而牛奶每100毫升含钙量高达100-120毫克。骨头汤里更多的是脂肪和嘌呤,喝多了不仅不能补钙,还可能让你“胖三斤”,甚至引发痛风。所以,骨头汤补钙,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科学补钙防骨折的正确打开方式。1.钙剂选择有讲究,量体裁衣是关键。市面上钙剂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碳酸钙含钙量高,价格实惠,但需胃酸溶解,适合胃酸分泌正常的人;柠檬酸钙不依赖胃酸,对胃肠道刺激小,适合胃酸缺乏或服用抑酸药的人;葡萄糖酸钙含钙量较低,但口感好,适合儿童。选择钙剂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同时注意钙剂中维生素D的含量,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两者搭配效果更佳。2.食补钙质,“吃”出健康骨骼。食物是钙的优质来源,通过合理饮食补钙,既安全又有效。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是“补钙高手”,不仅钙含量高,而且吸收率好。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富含钙,是素食者的补钙佳品。此外,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等,以及坚果、海鲜等食物也含有一定量的钙。3.运动助力,让骨骼“强筋健骨”。运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就像给骨骼“充电”。适当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量。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能增加骨骼承受的压力,促进骨骼生长和重塑。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及2-3次的力量训练。4.定期检测,掌握骨骼“健康密码”。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健康状况会发生变化。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能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骨密度检测就像给骨骼做“体检”,能准确测量骨矿物质含量,评估骨折风险。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特殊人群补钙防骨折的“专属秘籍”。1.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黄金期”,补钙刻不容缓。儿童青少年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除了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外,还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如跳绳、篮球、羽毛球等,有助于骨骼生长和发育。2.孕妇:一人补钙,两人受益。孕妇在孕期需要为胎儿提供充足的钙,以满足胎儿骨骼发育的需要。如果孕妇钙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还会导致孕妇自身骨量减少,增加产后骨质疏松的风险。孕妇应增加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3.老年人:骨质疏松“重灾区”,补钙防摔是重点。老年人由于激素水平下降、胃肠功能减退等原因,钙吸收能力下降,骨量流失加快,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补钙要选择易吸收的钙剂,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2,维生素K2能引导钙沉积到骨骼中,提高补钙效果。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预防跌倒,改善居住环境,如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等。
最后,补钙防骨折并非“一补了之”,要避开误区,采用科学的方法。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骨骼健康,为健康骨骼“添砖加瓦”,远离骨折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