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赵珍
在重症医学科,老年重症患者并不少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在遭受重大疾病打击时,除了专业的医疗救治,营养支持在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为生命续航的燃料,帮助老年患者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老年重症患者:营养问题不容小觑。1.身体机能衰退引发营养困境。老年人本身就存在咀嚼、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减退。当罹患重症时,身体的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这一问题。例如,患有肺部感染的老年重症患者,由于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不仅进食变得困难,身体的消耗还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一些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病症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使得营养补充变得更加复杂。2.营养缺乏影响康复进程。营养不良会削弱老年重症患者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延缓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研究表明,营养状况良好的老年重症患者,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都明显缩短,康复速度更快。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老年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深远意义。
科学规划:老年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1.营养评估:定制营养方案的基石。在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之前,医护人员会对老年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身体成分,了解患者的饮食史、疾病史,以及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指标。只有精准掌握患者的营养状况,才能为其量身定制营养支持方案。2.肠内营养:优先之选。对于大多数老年重症患者,只要胃肠道功能允许,肠内营养是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它能够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降低感染风险。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通过鼻饲或胃肠造瘘等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胃肠道。在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避免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3.肠外营养:必要补充。当患者无法通过肠道获取足够的营养,或者肠道功能严重受损时,肠外营养就成为重要的补充手段。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葡萄糖、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血液循环中。但肠外营养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和调整。
精心护理:保障营养支持效果。1.体位管理:防止误吸。在为老年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时,体位管理至关重要。鼻饲时,应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这样可以借助重力作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分钟至1小时,避免立即翻动患者或进行其他操作。2.口腔护理:预防感染。良好的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吸入性肺炎。护理人员会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要取下假牙进行清洗,确保口腔卫生。3.心理支持:提升进食意愿。老年重症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进食意愿。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鼓励,耐心解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食氛围,提高患者的进食积极性。
康复期:持续营养支持助力身体恢复。1.逐渐过渡饮食。随着老年重症患者病情的好转,要逐渐从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过渡到经口进食。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汤、蛋羹、鱼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在过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消化情况,避免出现消化不良或胃肠道不适。2.强化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老年重症患者的身体恢复。康复训练可以包括肢体运动、呼吸功能训练等,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营养摄入为康复训练提供能量支持,而康复训练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老年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营养评估、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精心的护理以及持续的康复训练,为老年重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