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版 科普

超声“探秘”:如何发现身体里的“小隐患”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范卫萍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人们愈发渴望能够提前洞察身体内部潜藏的“小隐患”,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查手段层出不穷,其中超声检查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守护大众健康的“得力卫士”。

  超声技术基础。超声技术基础是理解其如何发现身体隐患的关键所在。超声本质上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其成像的基本原理基于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当超声探头发射出超声波后,这些声波会在不同组织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由于人体各种组织具有不同的密度、声速和声阻抗等声学特性,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情况也会有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为超声成像提供了物理基础。超声设备主要由探头、主机和显示器等部分构成。探头是超声检查的“先锋”,它能够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并向人体发射,同时接收人体组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再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主机则像是超声设备的“大脑”,负责对探头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复杂的算法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显示器则将处理后的图像清晰地呈现出来,供医生观察和诊断。超声检查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B超、彩超、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等。B超即二维超声,能显示人体组织的二维切面图像,可直观观察器官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彩超则是在B超的基础上,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血流速度和方向,不仅能显示器官的形态,还能了解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判断血管病变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三维超声可以重建出人体组织的三维立体图像,使医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病变,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大小、位置和形态。

  超声发现身体隐患的原理。超声发现身体隐患的原理基于人体不同组织独特的声学特性以及超声波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人体各种组织具有不同的密度、声速和声阻抗,当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遇到不同组织的界面,就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这些声学特性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超声波在它们之间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囊肿内部多为液体,与周围实性组织的声阻抗差异较大,超声波在遇到囊肿边界时会发生明显的反射,在超声图像上就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域。而肿瘤组织由于其细胞结构和密度与正常组织不同,也会使超声波的反射模式发生改变,可能呈现为不规则的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多普勒超声技术则利用了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当超声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如血液中的红细胞时,反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种频率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在血管病变中,如血管狭窄时,血流速度会加快;血栓形成时,血流信号会消失或出现异常。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血流信息判断血管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

  超声在不同部位隐患发现中的应用。超声在不同部位隐患发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火眼金睛”。在腹部检查里,超声能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对于肝脏,可发现肝硬化时肝脏形态失常、回声增粗增强,以及肝癌的占位性病变;在胆囊,能检测出胆囊炎的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对于胰腺,可辅助诊断胰腺炎的胰腺肿大和回声异常;脾脏超声能发现脾肿大等情况;肾脏超声则可查出肾结石的强回声、肾囊肿的无回声区等。妇产科超声意义重大。孕期检查中,它能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如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评估胎儿大小,还能发现胎儿畸形,像唇腭裂、脊柱裂等。在妇科疾病方面,可清晰显示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卵巢囊肿的形态和性质,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和病变情况,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信息。心血管超声是评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工具。它能观察心脏的结构,如心腔大小、心肌厚度,检测心脏瓣膜是否狭窄或关闭不全,还能评估心脏功能,通过测量射血分数等指标了解心脏泵血能力。在血管检查中,可发现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狭窄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