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版 科普

眼科化验:保护视力,从“验”开始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2日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邱婷婷

  作为一名在化验室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我深知各种化验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强度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眼部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许多人直到视力严重下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其实,许多眼部疾病在早期是可以通过眼科化验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的。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大家聊聊眼科化验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看似与眼睛无关的血液、大便等常规化验项目,是如何帮助我们发现眼部健康问题的。

  眼科化验:不只是看眼睛那么简单。很多人认为,眼睛不舒服就去眼科看看,做个视力检查就行了。实际上,眼科化验的内容远不止于此。除了大家熟悉的视力、验光、眼底检查等,还包括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预测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

  血液检查:洞察眼部健康的“窗口”。在化验室,我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的血液标本。你可能不知道,血液检查不仅可以反映全身的健康状况,还能为眼科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血常规:这项最基本的检查,可以告诉我们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问题。例如,严重的贫血会导致视网膜缺血,影响视力;白细胞升高则可能提示眼部感染。血糖:糖尿病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血管,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对于预防眼部并发症至关重要。血脂: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眼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视力下降。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可以提示是否存在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巩膜炎等。免疫相关指标: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伴有眼部损害。通过检测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可以帮助诊断这些疾病,从而及早发现和治疗眼部并发症。

  大便检查:揭示眼部疾病的“蛛丝马迹”。你可能觉得惊讶,大便检查和眼睛有什么关系?其实,一些眼部疾病,特别是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眼部病变,确实可以通过大便检查发现端倪。隐血试验:消化道出血,尤其是长期、慢性的出血,会导致铁缺乏,进而引发贫血,影响视网膜的供氧。大便隐血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这种潜在的出血。寄生虫检查:一些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可以导致严重的眼部炎症,甚至失明。通过大便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寄生虫感染,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尿液检查:不可忽视的眼病“预警信号”。尿液检查同样可以提供一些与眼部疾病相关的信息。尿常规: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而肾脏疾病与一些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存在一定的关联。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从而提示眼科医生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其他化验项目:全方位守护眼部健康。除了上述常规项目,还有一些特殊的化验项目,可以用于特定眼科疾病的诊断。房水、玻璃体检查:在怀疑眼内炎等感染性疾病时,医生可能会采集房水或玻璃体进行细菌培养、涂片等检查,以明确病原体。眼睑、结膜刮片检查:对于一些疑似感染性或免疫性结膜炎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眼睑或结膜的刮片检查,以帮助诊断。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眼科化验?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定期进行眼科化验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有眼部症状的人群:如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痛、眼红等症状,应及时进行眼科化验,明确病因。有眼部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一些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变性等,具有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和化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都会增加眼部疾病的风险,应定期进行眼科化验和相关指标的监测。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容易导致视疲劳、干眼症等,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