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手术麻醉科 陈思杏
无痛胃肠镜,是在传统胃肠镜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应用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从而减轻或消除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这一技术主要分为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两种,分别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大肠的检查。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无痛胃肠镜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筛查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无痛胃肠镜?1.无痛胃镜:通过一根纤细、柔软的管子(内置光导纤维和高清摄像头)伸入患者口腔,经咽部、食管进入胃部,观察胃黏膜并进行拍摄或治疗。胃镜检查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手段,也是早期癌症筛查的金标准。2.无痛肠镜:又称电子纤维结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至大肠,医生可直观看到肠道内部情况。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也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不仅能确诊病变,还能切除息肉等。
无痛胃肠镜的优势。1.减轻患者痛苦和恐惧:无痛胃肠镜通过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避免了传统检查中因异物侵入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2.提高检查质量:在无痛状态下,患者胃肠蠕动减少,视野更加清晰,便于医生发现细微病变,提高诊断准确率。3.增强患者耐受性:由于消除了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患者更容易配合医生的操作,提高了检查的效率。
无痛胃肠镜适用于以下人群。1.近期有腹胀、疼痛等不适,经休息及服药无法缓解者。2.出现体重减轻、贫血、解黑便者。3.既往有胃肠道疾病需定期复查者。4.有肠癌、家族性息肉病等家族史的人群。5.对传统胃肠镜检查有恐惧心理,难以耐受者。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1.禁食禁水: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需严格禁食禁水,一般胃镜需至少8小时,肠镜需更长时间,并根据医嘱进行肠道准备,如服用泻药清洁肠道。2.告知病史:检查前应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用药情况,特别是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等活血、抗凝药物。3.家属陪同:检查当天需有家属陪同,以便在检查结束后照顾患者。4.心理准备: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检查后注意事项:1.观察反应:检查结束后,患者需在恢复室停留一段时间,直至完全清醒并稳定后方可离开。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2.饮食调整:检查后初期应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及难以消化的食物。3.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4.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病变。
无痛胃肠镜的潜在风险。尽管无痛胃肠镜具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1.麻醉风险:包括心血管并发症(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绞痛等)、呼吸抑制等。因此,检查前需进行充分的麻醉评估,确保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2.消化道损伤风险:如穿孔、出血等。这要求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轻柔细致,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消化道黏膜。3.误吸风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患者可能因吞咽反射减弱而将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吸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检查过程中需保持患者头部侧位,以防误吸。4.感染风险:检查器械若未充分消毒,可能引起感染。因此,医院需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检查器械的清洁与无菌。5.肠道准备相关风险: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可能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严重时可引起低钠性脑病。因此,肠道准备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失衡状态。
结语。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检查体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然而,作为一项医疗技术,它并非毫无风险。因此,在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遵医嘱做好检查前后的各项准备与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与安全。同时,医院和医生也应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