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2版 科普

胸部遭撞击,这些处理要点要牢记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贺州市人民医院 姚朝聪

  胸部撞击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碰撞、意外跌倒或暴力冲突等场景。胸部撞击带来的后果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感到局部疼痛,而重者则可能出现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甚至心脏损伤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胸部撞击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对伤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阐述胸部撞击后的自我判断、应急处理、就医要点及预防措施,助力公众科学应对,降低伤害风险。

  初步判断。胸部遭受撞击后,症状表现千差万别,准确评估损伤严重程度至关重要。需综合考量疼痛程度、呼吸状况以及伴随症状等多方面因素。轻度损伤时,伤者通常仅有局部压痛、轻微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只是软组织挫伤或轻度肋骨骨折。而重度损伤则症状严重得多,会出现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咳血、意识模糊或皮肤青紫(发绀)等情况。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肋骨骨折刺破肺脏(气胸)、血管破裂(血胸)或心脏损伤等严重问题,需高度重视。在等待专业救援或就医前,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检查。触摸检查是常用方法之一,用手掌轻轻按压受伤部位,若疼痛剧烈或能触及骨擦感(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应高度怀疑肋骨骨折。同时,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若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超过20次/分钟)、呼吸浅快或两侧胸廓起伏不对称,可能提示气胸或血胸。此外,还需留意意识与肤色,若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口唇青紫,需立即呼救,争取最佳救治时机。当出现咳血或呕血(可能伤及肺或消化道)、呼吸困难且无法缓解、意识丧失或昏迷、皮肤出现大面积淤斑或青紫、疼痛持续加重影响正常活动等情况时,需争分夺秒送医救治。这些“危险信号”表明伤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内伤,只有及时就医,才能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降低风险,保障生命安全。

  应急处理。当胸部撞击发生在交通道路或危险环境时,首要任务是将伤者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在此过程中,要格外谨慎,避免随意搬动伤者。特别是当怀疑存在脊柱损伤(例如车祸后颈部疼痛)时,切不可贸然行动,需耐心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制动与休息:让伤者保持平躺或半卧位(头部略抬高)的姿势,尽量减少其活动,以此降低身体耗氧量,减轻身体负担。冷敷止痛: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冷敷能够收缩血管,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不过要注意,冷敷时需用毛巾等物品隔开,避免冰袋或冷毛巾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包扎固定:仅在明确骨折且无开放性伤口的情况下进行。用绷带或干净衣物环绕胸廓进行包扎,限制胸壁活动,减少呼吸时的疼痛。包扎时要掌握好松紧度,确保不会影响伤者的正常呼吸。不可进行热敷或按摩,因为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出血情况;按摩则可能使骨折移位加重或损伤内脏。同时,在未明确伤情前,不可盲目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最佳救治时机。若怀疑骨折,绝对禁止自行尝试复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就医与后续治疗。明确就医时机:所有胸部撞击后疼痛持续超过1小时者,以及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意识不清等重度症状者,还有怀疑骨折或内脏损伤者,都应立即就医。这些情况可能意味着身体存在较为严重的损伤,需要专业医疗进行评估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科学检查与治疗方案:就医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安排X光或CT检查,以明确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损伤,其中CT对微小骨折或肺损伤的诊断更敏感;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损伤;还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出血风险。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如轻度骨折或软组织损伤采用止痛药物、冷敷、固定胸廓并定期复查X光,气胸(少量)观察等待自行吸收,必要时胸腔穿刺排气;以及手术治疗,针对肋骨骨折移位明显或刺破肺脏、大量血胸或持续出血等情况。

  结语。胸部遭撞击后,务必重视处理要点。先确保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可采取制动休息、冷敷止痛、适度包扎固定等基础急救措施,但切勿热敷、按摩、盲目服药或自行复位。一旦出现重度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康复期也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并做好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