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版 科普

别让“小内内”成为妇科炎症的“温床”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桂林市灵川县人民医院 冼六花

  你每天穿着的内裤,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进而引发妇科炎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妇科炎症与内裤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呵护我们的私处健康。

  认识常见妇科炎症。妇科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统称,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有白带增多且性状改变(如颜色发黄、发绿,质地变得浓稠或稀薄,出现异味)、外阴瘙痒、灼热感、下腹疼痛、坠胀、性交疼痛、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不同类型的炎症,其具体症状和危害也有所不同。例如,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上行感染,引发宫颈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比如影响生育功能,导致不孕症。

  “小内内”为何会成为细菌温床?内裤,承担着保护私处健康的重任,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变成细菌的温床。1.清洗与晾晒不当。许多女性为图省事,将内裤与外衣混洗,或使用洗衣机强洗模式,这会导致细菌交叉感染。更有甚者,将内裤晾在阴暗潮湿的卫生间内阴干,为霉菌滋生创造了绝佳环境。正确的做法是每日手洗内裤,使用温和洗涤剂,避免残留化学物质刺激私处,并在阳光下暴晒至少30分钟,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2.材质与尺寸选择误区。追求时尚的女性常选择化纤、蕾丝材质的内裤,这类材质透气性差,易导致局部闷热潮湿。而过紧的内裤会压迫阴部,阻碍血液循环,增加摩擦损伤风险。建议优先选择高腰、纯棉或莫代尔材质的内裤,确保裆部宽松透气。3.特殊时期疏忽护理。经期是细菌繁殖的“黄金期”,若卫生巾更换不及时(超过4小时),经血会成为细菌培养基。此外,部分女性习惯长期使用护垫,误以为能保持干爽,实则护垫的封闭性会加剧局部潮湿,反而增加感染风险。所以,经期也要记得给私处“透透气”。4.过度清洁与滥用药物。有些女性为了保持私处清洁,频繁使用阴道洗液或含药湿巾,结果却适得其反,抑制有益菌生长。而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科学养护内裤,筑牢健康防线。1.勤换洗。每天更换内裤是保持私处卫生的基础。换下的内裤应立即清洗,不要隔夜,更不要积攒多件一起洗。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滋生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2.正确清洗。①单独手洗:内裤一定要单独清洗,避免与其他衣物交叉污染。手洗能够更好地针对内裤上的污渍进行搓洗,确保清洗效果。②选择合适的洗涤剂:选用专门的内衣洗衣液,其配方通常为弱酸性,更接近阴道的酸碱环境,能有效清洁且不会破坏阴道酸碱平衡。避免使用含漂白剂、荧光剂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③用流动的冷水或温水:由于分泌物中含有蛋白质,遇热水会凝固,所以用流动的冷水或温水清洗更有利于去除污渍和细菌。先将内裤浸泡几分钟,再轻轻搓洗。3.充分漂洗。清洗完后要反复用清水漂洗,确保洗涤剂完全被清除,防止残留刺激私处。4.科学晾晒。洗完的内裤应在阳光下晾晒,紫外线具有天然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内裤上的细菌。如果遇到阴雨天,没有阳光晾晒,可以使用烘干机烘干,或者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但要注意避免灰尘和二次污染。避免将内裤挂在卫生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阴干,这样容易滋生霉菌。5.选择合适的内裤。①材质:优先选择纯棉材质的内裤,纯棉内裤透气性和吸湿性好,能保持私处干爽,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避免选择化纤材质的内裤,其透气性差,容易使会阴部闷热潮湿。②款式:选择宽松、舒适的内裤,避免过紧的款式。过紧的内裤会阻碍血液循环,还会增加会阴部的摩擦,容易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③颜色:尽量选择浅色内裤,这样更容易观察分泌物的颜色和性状,一旦出现异常分泌物能及时察觉。6.警惕生活中的陷阱。①避免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减少局部闷热。②性生活卫生:同房前后双方彻底清洁,使用安全套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结语。妇科炎症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对待“小内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其发生的风险。从现在开始,重视内裤的清洁与选择,为自己的生殖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我们告别细菌温床,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