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版 科普

产后护理好,轻松做辣妈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凤山县妇幼保健院 韦妍

  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中,新妈妈们也迎来了自己身体的重要转变期——产后恢复期。这段时间,身体经历了分娩的巨大变化,需要特别的呵护与调理。良好的产后护理不仅能帮助新妈妈们迅速恢复体力,还能为长远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产后身体变化概述。1.生理变化。分娩后,妈妈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子宫会逐渐收缩,恢复到孕前的大小,这个过程中会有恶露排出,这是子宫内残留的血液、蜕膜等组织,正常恶露会持续4-6周。阴道也会因为分娩而变得松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紧致。乳房则开始分泌乳汁,为宝宝提供营养。2.心理变化。产后妈妈不仅身体经历了巨大变化,心理也会有所波动。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育儿的压力以及身体的不适,妈妈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甚至产后抑郁。这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妈妈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求专业帮助。

  产后护理的关键点。1.休息与睡眠。充足休息:产后妈妈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尽量保持每天8-10小时的睡眠,白天也可以适当小憩。改善睡眠质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干扰。合理安排宝宝的喂养时间,尽量让宝宝在妈妈休息时也能安静入睡。2.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产后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易于消化:产后妈妈肠胃功能较弱,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喝水:哺乳期的妈妈需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利于乳汁的分泌。3.个人卫生。会阴部清洁:产后会阴部容易感染,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和卫生巾。乳房护理:哺乳前要用温水清洗乳房,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后要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炎。4.适当运动。促进身体恢复:产后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身体恢复。但要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适合的运动方式:散步、产后瑜伽、呼吸保健操等都是适合产后妈妈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强度不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帮助大脑和身体更快恢复。

  产后常见问题的应对。1.乳房胀痛与乳腺炎。乳房胀痛:产后乳房胀痛是由于乳汁淤积造成的。妈妈可以用热毛巾热敷乳房,然后轻轻按摩,促进乳汁排出。乳腺炎:乳腺炎是产后妈妈常见的乳房疾病,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预防乳腺炎的关键是保持乳汁通畅,避免乳汁淤积。一旦出现乳腺炎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2.恶露不尽。可能原因:恶露不尽可能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宫腔内有残留物等原因造成的。促进恶露排出:妈妈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做产后瑜伽等,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同时,也可以按摩子宫,帮助恶露排出。如果恶露持续不尽或伴有异味、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3.产后便秘。成因:产后便秘主要是由于肠胃功能减弱、活动量减少、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造成的。改善方法:妈妈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适当活动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产后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1.心理调适方法。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妈妈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或产后抑郁症状,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与家人朋友交流:妈妈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产后妈妈交流群或活动,与其他妈妈分享经验心得。2.家庭支持的作用。共同分担家务:家人要共同参与家务和育儿责任,减轻妈妈的负担。爸爸可以学习如何照顾宝宝、换尿布、喂奶等技能,让妈妈有更多时间休息和调整自己。情感支持:家人要给予妈妈足够的情感支持,关心她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安慰和鼓励,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结语。产后护理是新妈妈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需要特别的呵护与调理。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当的运动以及积极的心理调适,都是产后妈妈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家庭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家人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可以让妈妈更加安心地度过产后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