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陆雪芳
在广西的壮美大地上,每当清明祭祖和农历三月三佳节来临之际,壮族人民都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制作和品尝五色糯米饭。这道历史悠久、色彩斑斓的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保健作用,是食品与药物完美结合的典范。
五色糯米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五色糯米饭,作为壮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壮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祭祖和农历三月三期间,都会精心制作这道美食,用以供奉祖先,祈求家族平安、五谷丰登。五色糯米饭的五色——黄、红、紫、黑、白,分别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着吉祥如意、五福临门。同时,这五种颜色也代表着壮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五色糯米饭的食材与医学价值。1.主食材——糯米。糯米,作为五色糯米饭的主要原料,其化学成分主要是淀粉,同时还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B族维生素。在中医学上,糯米被视为一种食药同源的滋补品,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调脾胃、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疲劳、自汗、排尿过多等症状。糯米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能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2.染料植物及其保健作用。五色糯米饭的五种颜色均来源于天然可食用的植物染料,这些染料不仅色彩鲜艳,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黄色糯米饭:主要用到姜黄的根状茎、栀子的成熟果实、密蒙花的花蕾和花序。其中,密蒙花是染色黄色糯米饭的主要植物,其味甘、微寒,具有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畏光多泪、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等症状。此外,姜黄和栀子中的天然色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能够滋养肝肾、润肠通便。红色糯米饭:主要用苏木的心材、红蓝草的茎叶、红苋菜的茎叶作为染料。红蓝草是染色红色糯米饭的主要植物,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止咳、化瘀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同时,红蓝草中的天然色素和多种活性成分,在抗凝、降压、降糖、抗氧化、抗炎、杀菌、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紫色糯米饭:主要用红蓝草和紫苏的茎叶作为染料。这些植物中的紫蓝素和花色素苷等天然色素,不仅赋予了糯米饭独特的紫色,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黑色糯米饭:主要用枫香树的新鲜叶片和黑豆的豆皮作为染料。枫香树叶中的枫香黑色素,具有行气止痛、解毒止血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力量,久服轻身终年”,说明枫叶对胃肠道有益,具有强健筋骨的作用。白色糯米饭:则是糯米本身的颜色,不需要额外染色,一年四季均可制作,象征着四季平安、健康生长,也寓意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方法。五色糯米饭的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对食材的尊重和对传统的传承。首先,将糯米洗净后浸泡数小时,以便更好地吸收染料的颜色。然后,将密蒙花、红蓝草、紫蓝草和枫叶等植物切断或捣碎后泡水或煮水,分别用制好的水浸泡糯米上色。将上色好的糯米沥干水后,放入饭蒸木桶中蒸煮。待糯米饭蒸熟后,即可取出享用。每一粒糯米都蕴含着自然的馈赠和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五色糯米饭的食用禁忌与注意事项。尽管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全且富含保健价值,但过量食用并不适宜。中医学认为,糯米粘滞难化,易导致多睡、发风、动气、发热等症状,长期过量食用还可能引发身软、心悸、疮疖等问题。因此,老人、脾胃虚弱者、糖尿病患者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谨慎或适量食用。特别是湿热痰火偏盛、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及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或少吃五色糯米饭,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糯米制品如汤圆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
结语。五色糯米饭作为壮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保健作用。在享受这道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适量食用五色糯米饭,让这道传统美食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