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版 科普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用对是关键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盘克梅

  抗生素,帮助我们抵御了无数细菌的侵袭,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抗生素视为解决所有感染问题的“万能钥匙”,这种误解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进而引发了一个新的全球性问题——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让大家明白,抗生素虽好,但用对才是关键。

  抗生素的基本概念。抗生素是由微生物自然产生,或由科学家模仿天然物质合成的药物。其主要功能是抑制或消灭细菌,助力我们抵抗细菌感染。抗生素能阻止细菌构建“家园”(细胞壁),或扰乱其内部生产流程(影响蛋白质合成),使细菌无法继续肆虐。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抗生素,对于保护我们免受细菌感染至关重要。

  抗生素不是万能的。虽然抗生素很厉害,但它们并不是无所不能。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大家记住: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是束手无策的。比如,我们平时得的感冒、流感,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这时候吃抗生素,就像是给错了钥匙,打不开那扇门,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感觉不舒服,就赶紧找点抗生素吃,希望能快点好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抗生素的使用是有严格指征的,需要医生根据病情来判断是否需要,以及选择哪种抗生素最合适。如果我们随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让细菌变得更加强大,难以对付。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正确使用抗生素,需牢记几个关键点。首要的是遵医嘱用药,生病时应立即就医,让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合适处方。切记,仅医生开具的抗生素才安全有效,切勿自行购买或听信他人推荐滥用。其次,要确保完整疗程、剂量准确,并了解副作用。即便服药后症状缓解,也应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以免细菌未完全消灭而复发。同时,严格遵循医嘱剂量,不可随意增减,以免影响疗效或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应了解抗生素可能的副作用,如肠胃不适、恶心、呕吐或过敏反应等。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确保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与自我管理。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以及外出回来后,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好好洗手。另外,出门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同时,要保持家里的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定期打扫卫生,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其次,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这需要我们做到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同时,要适量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睡7-8个小时,这样身体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最后,我们要理性对待抗生素。不要把它们当作治疗所有疾病的“万能药”,也不要一听说是抗生素就害怕或拒绝使用。正确的做法是,在生病时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

  社会共治,共同守护抗生素效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关乎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法律法规,打击非法行为,并加强公众教育。医疗机构和医生应严格遵守规范,不滥用抗生素,同时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品生产企业要自律,按标准生产,保证质量,并研发新技术应对挑战。作为公众,我们也要提高健康素养,了解抗生素知识,生病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注意个人卫生。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发现滥用行为及时举报。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守护抗生素的效力,保障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结语。抗生素是战胜细菌感染的关键,但其效力非永恒。不珍惜与不合理使用,将导致未来无药可用。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正确使用抗生素,保护这一资源。同时,提升个人健康意识与知识水平至关重要,以科学态度维护自身与家人健康。让我们携手行动,确保抗生素在未来仍能发挥效用,守护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