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版 科普

糖尿病用药,不再头疼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 潘素华

  糖尿病,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其实就是身体里糖分代谢出了问题,导致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睛、肾脏、神经、心血管等系统。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合理用药则是重要手段。面对五花八门的降糖药,很多人感到头疼。但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用药的那些事儿,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大家对用药不再困惑,轻松掌握控制血糖的秘诀。

  糖尿病基础知识简介。糖尿病,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身体里的胰岛素不够或者不起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多是因为身体里的胰岛素完全没有了,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身体里的胰岛素不够用或者不起作用,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长期的高血糖会损害身体的各个系统,比如眼睛可能会失明,肾脏可能会衰竭,神经可能会受损导致手脚麻木,心血管系统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心脏病、中风等。所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目标。

  糖尿病用药原则。治疗糖尿病,用药可是个大学问。首先,用药要个体化,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年龄、体重、并发症都不一样,所以用药方案也要因人而异。其次,糖尿病治疗不仅仅是吃药那么简单,还需要配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血糖监测等综合手段。最后,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医生开的药都是有道理的,不能自己随便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常用药物分类及作用。说到糖尿病用药,大家可能最关心的就是哪些药好用,怎么用。其实,糖尿病用药主要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口服降糖药里,有几种常见的类型。比如磺脲类,这类药能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但是,用这类药的时候要注意,如果吃得太多或者运动不够,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双胍类也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它能减少身体对糖分的吸收,还能减轻体重。不过,吃这类药的时候可能会有点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等。还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特别适合餐后高血糖的患者。现在还有一些新型口服降糖药,比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都有降低血糖的效果。胰岛素是另一种重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等几种类型。胰岛素需要注射使用,注射的时候要注意部位轮换,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胰岛素的储存也很重要,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使用胰岛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不能自己随便调整剂量。

  糖尿病用药的常见误区与解答。在糖尿病用药过程中,很多患者都会有一些误区。比如,有人认为一旦用上药就不能停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药物的使用是需要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的,有时候病情好转了,药物是可以减量或者停药的。还有人认为只要吃药就行了,饮食和运动都不重要,这也是错误的。糖尿病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药物、饮食、运动都缺一不可。另外,还有人会自己调整药物剂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擅自改变用药方案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用药的自我管理与监测。糖尿病用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患者自己积极参与和管理。1.要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现在家庭血糖仪已经很普及了,患者可以在家里自己测血糖,非常方便。2.要记录自己的用药情况,包括每次用药的时间、剂量和反应等。这样医生在调整治疗方案的时候就有依据了。3.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评估自己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结语。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糖尿病用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糖尿病用药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记住,糖尿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糖尿病就不再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