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中医医院 陆雪冬
你能想象吗?几百年前,人类第一次尝试输血,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后输血技术一路“升级打怪”,变得越来越厉害。现在咱们常听说的异体输血,就是输别人的血,虽然已经有了超严格的血液筛查,感染风险降了很多,但还是可能让人发热、过敏,要是碰上稀有血型的患者,或者做大手术的时候,血不够用也是常有的事儿。那有没有更安全的办法呢?还真有!这就是自体输血,简单说,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
自体输血是什么?自体输血,听名字就懂,就是在手术前或者需要输血的时候,提前把患者自己的血存起来,或者在手术时把流出来的血收集好,处理干净再输回自己身体里。这么一来,异体输血的风险就全躲开了,又安全又高效。自体输血主要有三种:1.储存式:手术前一段时间,把患者自己的血抽出来存着,手术的时候用。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一般在打了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出患者一些血在常温下存着,同时输点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量,让血液变“稀”,这样手术出血时丢失的血细胞就少些。后面再根据术中失血和患者情况,把存的自体血输回去。3.回收式:手术中把患者流出来的血,通过专门的血液回收装置处理,去掉杂质和有害东西,再输回患者体内,让血液重新“上岗”。
自体输血好在哪儿?和异体输血比起来,自体输血的优点可不少:1.避免输血反应:输自己的血,不用担心血型不匹配,也不会因为血液抗体出现溶血、发热、过敏这些问题,对那些异体输血过敏或者血型稀有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2.安全系数高:异体输血可能会传播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自体输血就完全没这个风险,自己的血自己用,放心!3.节约血液资源:医院血库常常“闹血荒”,自体输血能少用别人的血,大大缓解血液不够用的难题。4.助力术后康复:它能刺激身体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加快术后造血,让患者好得更快。
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自体输血虽好,但不是人人都能用:1.适用人群:准备做择期手术,估计术中要输血的;不想分娩时输别人血的孕妇;以前输别人血有严重反应,像过敏、溶血的;血型稀有,比如“熊猫血”,或者血液里抗体多、配血困难的;在偏远地区,供血不方便可能要输血的;因为宗教信仰或者个人想法,拒绝输别人血的。2.不适用人群:血液被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污染的;可能被恶性肿瘤细胞污染的;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的;心功能不好、有阻塞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本来就贫血的;凝血因子缺乏的;献血有不良反应,或者有过迟发性昏厥、活动性癫痫病史的;有妊娠相关性高血压、子痫前期、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患者。
自体输血咋操作,要注意啥?做自体输血,得按流程来,也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1.医生得先把自体输血的事儿和风险跟患者、家属讲清楚,得到他们同意,签了字才行。2.接着就是抽血和存血。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和自体输血的类型,抽适量的血或血液成分,处理好后保存起来。3.最后是输血。患者需要的时候,医生把之前存好的血或处理过的血输回去。输血时,医生得紧紧盯着患者反应,有不对劲马上处理。特别提醒,抽血要严格无菌操作,别让血被污染;存血得按规定条件,保证血的质量;输血时要慢慢滴注,时刻观察患者状态。
自体输血现在用得咋样,以后又会怎样?自体输血技术如今已经是现代外科的“大功臣”,在骨科关节置换、心脏大血管手术、高危产科出血这些手术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给手术患者撑起了一把“安全大伞”,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成功率。以后,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牛,大家对输血安全越来越重视,自体输血肯定会用得更广泛。我们也得继续研究,把自体输血的技术和方法变得更完善,比如提升血液处理和保存技术,降低成本,更好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自体输血安全又有效,既能躲开异体输血的风险,又能省宝贵的血液资源,还能帮患者术后恢复。所以,我们得大力推广自体输血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未来,自体输血肯定会在医疗领域里发挥更大作用,为大家的生命健康一路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