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版 科普

心梗来袭别怕!护理小妙招帮忙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医院 黄海浪

  心脏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其中,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更是让人闻之色变。但别怕,今天,作为一名内科主管护师,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揭秘心梗的那些事儿,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护理小妙招,帮助大家更好地守护心脏健康。

  认识心梗症状,抓住关键时机。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当它发作时,患者往往会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常被描述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就好像有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胸口。疼痛一般会持续30分钟以上,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也难以缓解。除了胸痛,还可能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症状。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这些表现,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心梗,为何找上门?心梗并不是无缘无故找上门的,它背后往往藏着这些“幕后黑手”:1.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就像是心脏血管的“破坏者”,长期不控制,会让血管内壁变得粗糙,容易积聚脂肪和钙质,形成斑块,堵塞血管。2.吸烟、酗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损伤血管内膜,加速动脉硬化;而过量饮酒则会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3.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不仅会让身体发胖,还会让血液变得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4.缺乏运动:久坐不动,血液循环会变慢,心脏功能也会逐渐下降。5.压力大、熬夜:长期精神紧张、睡眠不足,会让心脏处于超负荷状态,增加心梗风险。

  心梗来袭,该怎么办?面对心梗,最重要的是“快”!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理和日常护理的小妙招:1.应急处理篇。识别症状,立即就医:如果突然出现持续的胸痛、胸闷,尤其是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千万别忍着,立即拨打120,告诉医生你的症状,可能是心梗。保持冷静,平躺休息:等待救护车时,尽量保持平静,不要随意走动,平躺可以减少心脏负担。嚼服阿司匹林:如果家里有阿司匹林,且医生之前建议过在疑似心梗时服用,可以嚼服300毫克(一片或根据医嘱),但切记,这只是临时措施,不能替代专业治疗。2.日常护理篇。健康饮食,多吃“心”喜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纤维和维生素,能帮助降低血脂。少吃红肉,多吃鱼类,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对心脏有好处。控制盐分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相当于一小勺。适量运动,让心脏动起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慢慢放松。戒烟限酒,给心脏减负:吸烟是心梗的重要诱因,戒烟刻不容缓。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一瓶啤酒或一小杯红酒。管理好压力,保持好心情:学会放松,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法。保持社交,和朋友家人多交流,分享快乐,分担烦恼。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检查,以及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检测。有心脏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更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果已经确诊为心脏病,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药物是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按时服药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心梗的发生。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心梗后的生活,依然可以美好。经历过心梗的患者,往往会担心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其实,只要遵循医嘱,做好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记住,心梗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一个起点,它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身体,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心梗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懂得了如何预防和应对,就能大大降低它的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爱和呵护,为心脏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心梗来袭?别怕!有了这些护理小妙招,我们一定能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健康带来的每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