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版 科普

尿常规检查,你真的懂吗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荔浦市荔城镇卫生院 傅旭

  在繁忙的医疗体检中,尿常规检查作为一项常规项目,总是静静地躺在检查单上,等待着我们的关注。然而,尽管它如此常见,却有很多人对其并不真正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尿常规检查的奥秘,看看这项简单的检查究竟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身体的信息。

  尿常规检查的基本概念。尿常规检查,就是通过分析我们的尿液,来评估我们的健康状况。这项检查无创、简便、经济,是医疗体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尿液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蕴含着大量的生理信息。通过尿常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我们的泌尿系统功能、代谢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及意义。尿常规检查的项目繁多,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我们来看看尿液的外观。正常尿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的。如果尿液呈现红色、茶色或浑浊,就可能提示有血尿、脓尿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外观往往是泌尿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信号,需要我们及时关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尿液的理化性质。尿液的pH值和比重是两项重要的理化指标。pH值反映了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内波动说明我们的肾脏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方面做得很好。比重则反映了尿液中溶质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异常。当然,尿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还是尿液成分的分析。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红细胞、白细胞等,这些都是尿常规中常检测的成分。蛋白质的正常值很低,如果出现蛋白尿,可能提示肾脏受损。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被肾脏重吸收,尿糖阳性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酮体阳性可能见于饥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胆红素和尿胆原则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异常时可能提示肝胆疾病。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出现则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等疾病。

  尿常规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进行尿常规检查其实非常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留取一份尿液样本。为了确保样本的准确性,我们应该使用清洁的容器,并留取中段尿。中段尿是指排尿过程中的中间部分,它相对较少受到污染,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我们的尿液状况。在留取样本后,我们需要将样本及时送检。尿常规检查通常在医院或体检中心的实验室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在进行尿常规检查前,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干扰因素。比如,大量饮水可能会稀释尿液,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查前,我们应该避免过量饮水。另外,某些药物也可能对尿常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检查前最好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

  尿常规检查结果的解读。拿到尿常规检查结果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系列的数字和符号。这些数字和符号代表了我们的尿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单一指标的异常并不一定代表我们患有疾病。因为尿常规检查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所以,在解读尿常规检查结果时,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尿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我们不要过于紧张。首先,我们应该及时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医生会根据我们的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尿常规检查在疾病预防与诊断中的作用。尿常规检查在疾病预防和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定期的尿常规检查,我们可以早期发现一些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此外,尿常规检查还可以帮助我们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语。尿常规检查虽简单,却蕴含丰富健康信息,能反映泌尿系统功能、代谢状态及疾病风险。因此,我们应重视并将其纳入日常健康监测。检查时,需遵循正确流程,注意样本留取与送检,确保结果准确。解读结果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避免盲目恐慌。希望大家养成定期尿常规检查的好习惯,及时关注自身健康,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