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版 科普

口腔黏膜白斑是癌前病变?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唐清清

  口腔黏膜白斑,简称口腔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了解它的本质和应对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接下来将介绍口腔黏膜白斑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一疾病。

  什么是口腔黏膜白斑?口腔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被擦去,且不能归因于其他明确的疾病(如真菌感染、扁平苔藓等)。它是口腔潜在恶性病变之一,可能发展为口腔癌,因此需要重视。

  口腔黏膜白斑的病理表现。在组织病理学上,口腔黏膜白斑表现为上皮异常增生,这是癌前病变的特征之一。这种异常增生可能导致上皮结构紊乱,细胞出现不典型增生。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其癌变潜能也增大。

  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原因。1.吸烟:吸烟是最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研究表明,80%~90%的口腔黏膜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相同。吸烟时间的长短与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率呈正比关系。2.饮酒和嚼槟榔:饮酒和嚼槟榔也是口腔黏膜白斑的重要发病因素。3.局部刺激:如锐利的牙齿边缘、龋坏的牙齿、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牙结石等,都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白斑。4.感染:一些口腔黏膜白斑的患者常继发或伴发感染,如念珠菌感染、HPV感染、EB病毒感染等。近年研究认为,口腔黏膜白斑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密切相关,口角是念珠菌性黏膜白斑的好发部位。5.全身因素:包括糖尿病、内分泌紊乱和维生素缺乏等。

  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表现。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形态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均质型:口腔黏膜出现均质性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不光滑,多有粗糙感或有皱褶,但触之柔软,周围口腔黏膜多无异常改变。2.颗粒型: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呈颗粒状突起于黏膜表面,使黏膜不平整,病损夹杂黏膜充血,伴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患者可有刺痛感。3.疣状型:白色斑块呈疣状突起,表面粗糙、质地稍硬,多发生于口底、唇部、牙龈等部位。增殖性疣状白斑是疣状白斑的一种亚型,以老年女性多见,进展缓慢,易复发。4.溃疡型: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形成,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常有明显的疼痛。

  口腔黏膜白斑的危害。口腔黏膜白斑虽然本身不是癌症,但属于癌前病变,有一定的癌变率。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白斑的癌变率约为0.19%~19%,也有数据显示癌变率为3%~5%或9%左右。以下情况需要严密观察、定期复查,以确定是否有癌变:1.女性患者,尤其是不吸烟的年轻女性。2.病变发生于舌缘、舌腹、口底、口角等部位。3.病损表现为溃疡状、疣状或颗粒状。4.病程较长,病损长期不愈。

  口腔黏膜白斑的诊断。口腔黏膜白斑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可以观察上皮的增生程度、角化情况以及是否有不典型增生等。此外,还需要与一些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白色病损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口腔扁平苔藓、白色海绵状痣、先天性角化不良症等。

  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戒烟、戒酒、戒槟榔,及时治疗龋坏牙齿,去除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定期洗牙保持口腔卫生。2.对症治疗:根据白斑的类型及细胞异常增生的程度,医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光动力、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3.定期复查:对于长期不愈的黏膜白斑,应定期做活检以排除癌变。

  如何预防口腔黏膜白斑?1.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口腔黏膜白斑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戒烟限酒是预防的关键。2.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洗牙,去除牙结石,及时治疗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卫生。3.健康饮食:避免食用过烫、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4.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黏膜病变。

  结语。口腔黏膜白斑虽然是一种癌前病变,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避免其癌变的风险。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口腔更加健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