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版 科普

伤口消毒,这些要点你得掌握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黄梅姣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受伤难以避免,正确处理伤口至关重要。正确的伤口消毒不仅能有效预防感染,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以下将详细介绍伤口消毒的关键要点。

  消毒的重要性。皮肤破损后,细菌容易侵入伤口,如不及时消毒,细菌会大量繁殖,引发局部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加剧,严重时还会化脓。若感染扩散至血液,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此外,感染还会干扰伤口的正常愈合,延长愈合时间,增加留疤风险。

  最佳消毒时机。受伤后,应尽快进行伤口消毒,理想情况是在受伤后的1-2小时内完成。及时消毒能有效杀灭细菌,降低感染风险。消毒时,一般从伤口中心向外环形涂抹,范围超出伤口边缘3-5厘米。但需注意,感染创口、脓肿等应由伤口外环向内消毒。复杂伤口应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消毒用品使用要点。碘伏:家庭必备,杀菌谱广,刺激性小。使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即可,开封后应密封保存,并在保质期内使用。酒精:医用酒精浓度为75%,杀菌能力强,但刺激性大,不能直接用于破损伤口,主要用于伤口周围皮肤消毒。使用棉签蘸取,注意防火。双氧水:适用于深、污染重或厌氧菌感染的伤口。缓慢倒入伤口,可见气泡产生,是正常反应。使用后最好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茶树油:具有抗菌和促进愈合作用,刺激性低,适合敏感皮肤,可用于轻微伤和烧烫伤的辅助治疗。医用碘酊:杀菌效果强,但刺激性大,可引起皮肤染色,需用酒精脱碘。适用于深部伤口和感染伤口。注意:红汞、蓝汞因杀菌效果弱且含有毒性药物水银现已退出市场;龙胆紫因存在致癌物质且有刺激性,也已淘汰。

  不同伤口消毒方法。擦伤: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尘土、沙粒等异物。一般使用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环形涂抹消毒。保持伤口干燥,无需包扎,每天消毒1-2次。创面较大、污染严重时,需用双氧水轻轻擦拭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碘伏消毒,覆盖无菌敷料,每天更换1-2次。划伤:伤口较浅、出血不多时,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止血后用碘伏或酒精(仅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盖无菌敷料或创口贴。伤口较深、出血量大时,简单按压止血后立即就医,进行清创、消毒和缝合处理。刺伤:轻轻挤压伤口周围,挤出淤血和污染物。用双氧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尽快前往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割伤:伤口较小,用纱布或绷带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碘伏消毒,覆盖无菌敷料。伤口较大、较深时,及时就医,可能需要缝合处理。烧烫伤: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口10-15分钟,降低温度。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去除污物。创面使用碘伏消毒,外涂烧伤药膏或茶树油,覆盖无菌敷料。严重烧伤需立即就医。电击伤:立即断开电源,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污物。使用碘伏消毒,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电击伤可能导致内部损伤,需及时就医。虫咬伤: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碘伏消毒,配合涂抹抗组胺药膏或服用抗组胺药物。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就医。蛇咬伤: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毒素扩散。保持被咬部位低于心脏,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禁忌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消毒剂。尽快送医,尤其是毒蛇咬伤,处理时需特别谨慎。猫狗咬伤: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24小时内完成首次狂犬疫苗接种,按程序接种后续疫苗。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手术伤口:使用生理盐水和碘伏消毒。闭合性伤口可用酒精消毒。特别注意肛门刀口,每次排便后先用温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发现创口异常时立即就医。擦伤伤口注意皮下积脓,如有黄色脓点,立即就医。缝合伤口注意拆线时间,一般头面部7天,腹部10天左右,关节部位14天左右,肛门部的胶圈或引流线需遵医嘱,过早拆除达不到的引流目的。

  预防感染的家庭教育。培养安全意识,远离危险物品;学习急救知识,掌握伤口清洁、消毒、包扎技巧,并养成受伤及时就医的习惯;同时,准备家庭急救箱,内含碘伏、生理盐水、无菌纱布、创可贴等,并定期检查有效期,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