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重症监护室 曹菱
脑部手术,无论是针对脑肿瘤、脑出血还是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都是一种高风险且复杂的医疗操作。术后恢复的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而术后最初的72小时,更是被医学界视为决定患者预后走向的“黄金72小时”。在这72小时内,患者身体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需要医护人员、家属以及患者自身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护理。
体位管理:为恢复奠定基础。脑部手术后的体位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首要环节。由于脑部手术通常采用全麻方式,患者在全麻尚未清醒时,应去枕平卧6小时,并将头偏向一侧。这样的体位可以有效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保障呼吸道的通畅,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呼吸道护理。当患者意识清醒且血压平稳后,应及早将床头抬高30°。这一举措有助于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大脑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恢复环境。对于后脑勺部位进行手术的患者,清醒后最好采取侧卧位,必要时也可取侧俯卧位。这样的体位可以避免切口受压,减少切口张力,促进切口愈合。同时,侧卧位还有利于口腔分泌物的引流,防止误吸或窒息,避免头部扭曲,保护手术部位。
生命体征监测。在脑部手术后的72小时内,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被密切监测。这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此外,开颅手术后需要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脑缺氧状态,促进受损脑细胞的修复。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家属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科学饮食管理。术后6小时内,患者需要禁饮食。这是因为手术对胃肠道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时进食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甚至引发呕吐、误吸等危险情况。6小时后,患者可以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到普通饮食。在饮食选择上,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术后第1天可以进食流质饮食,如浓米汤、豆浆、冲藕粉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能够为患者提供身体恢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术后第2—3天,可慢慢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主食采用粥、烂面馄饨等易消化食物,肉菜类都做成泥末的状态,如瘦肉末粉、蒸蛋、鸡肉末粥、青菜叶等。要少量多餐,根据个人口味,每日食物多样化,以保证各营养素的供给。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肠道通畅,避免便秘对心脏造成负担。
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放置引流管,如放置引流管预防发生术区积血,放置尿管以帮助尿液排出等。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家属和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引流管处于开放状态时,患者不可坐起、站立,以免引流量过多发生危险。家属和患者不可私自触碰引流管开关,以免影响引流效果。家属不能随意调整引流位置,引流袋内液体应由医务人员处理,以免发生意外和感染。要每日检查术后部位是否有出血、渗液,任何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术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逐步进行防止关节挛缩的训练、足下垂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恢复进度,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影像复查与癫痫防控:确保手术效果。术后6小时内需进行头颅CT,排查出血;3天内进行MRI评估水肿与残留情况。通过影像复查,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手术部位的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癫痫发作风险的患者,需要根据脑电图调整左乙拉西坦等药物的剂量,避免诱发因素(如感染、缺氧)。癫痫发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因此癫痫防控也是术后72小时内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
脑部手术后的黄金72小时是患者恢复的关键时期,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共同努力。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家属要给予患者精心的照顾和心理支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自身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在术后尽快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