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婷
在医院深处,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房(RICU)神秘而紧张。这里时刻上演着与死神的较量,一场场呼吸保卫战不断打响。患者艰难的呼吸挑战着生命底线,医护人员则是坚守防线的勇士,在探寻重症呼吸疾病奥秘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呼吸,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生理活动,是生命最基础精妙的机制之一。正常时,呼吸平稳规律,空气中氧气经鼻腔、咽喉、气管进入肺部,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氧气入血输送到全身,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反向排出。然而,重症呼吸疾病来袭时,这一过程就会陷入困境。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极为凶险的重症呼吸疾病,常继发于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身体遭受严重打击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波及肺部,使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受损,大量液体渗出到肺泡和肺间质,肺部变得沉重、实变,失去正常气体交换功能。患者会进行性呼吸困难,即便吸入高浓度氧气,缺氧状况也难以改善。在RICU,医护人员借助机械通气帮患者呼吸,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氧合,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为受损肺部争取修复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也常出现在RICU。COPD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相关,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稳定期患者可能仅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一旦急性加重则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这是因为COPD患者气道长期慢性炎症,气道狭窄、痰液增多,在感染等诱因下,炎症加剧,气道堵塞更严重,气体进出受阻,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在RICU,治疗除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手段外,病情严重者需无创正压通气甚至有创机械通气,医护人员还密切监测血气分析指标,及时调整方案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一些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呼吸肌无力,也会引发严重呼吸问题。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损害周围神经。当呼吸肌受累,患者呼吸力量减弱,无法有效呼吸,导致通气不足。早期患者可能仅感呼吸费力,病情进展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骤停。在RICU,早期识别呼吸肌无力程度很关键,一旦有呼吸衰竭迹象,需及时呼吸支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免疫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在这场呼吸保卫战中,先进医疗设备作用关键。呼吸机是核心,能模拟人体呼吸,提供不同模式通气支持,从简单定容型发展到如今能根据患者呼吸力学变化自动调节参数的智能化呼吸机,大大提升了呼吸支持的效果和安全性。高流量吸氧装置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流量氧气,改善氧合,适用于轻度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仪则像医生的“眼睛”,快速检测血液指标,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呼吸和酸碱平衡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医疗设备,RICU的医护团队更是这场战斗的灵魂。医生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呼吸内科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危重症救治经验,能够在复杂的病情变化中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护士们则是患者24小时的守护者,她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熟练操作各种医疗设备,准确执行医嘱,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呼吸治疗师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专门负责呼吸机的管理和调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力学特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呼吸支持方案,确保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完美同步。
尽管在重症呼吸疾病的治疗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探索。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ARDS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如何更好地预防COPD的急性加重;对于一些罕见的呼吸疾病,如何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都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们努力的方向。
RICU里的每一次成功救治,都是对重症呼吸疾病奥秘的一次深入探索,也是生命的一次胜利。在这里,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共同组成了一个与病魔抗争的团队,他们在困境中坚守,在希望中前行。每一次呼吸的起伏,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而这场呼吸保卫战,也将继续在RICU中书写着关于生命、勇气与科学探索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