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版 科普

冠心病患者运动指南,开启健康活力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招晓俊

  冠心病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不仅依赖药物和手术,合理的运动康复同样重要。运动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体质,并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运动需谨慎选择和科学规划。因此,为患者提供一份科学、实用的运动指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运动安排,患者可以逐步恢复健康,开启活力满满的新生活。

  运动的益处与原则。1.运动的益处。改善心血管功能: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心脏的泵血效率,使心脏在每次跳动时输出更多血液,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血液更顺畅地流向全身,降低血压。这种循环系统的改善能够减少心脏的耗氧量,增强心脏的耐力和功能,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显著的心血管健康益处。控制体重:运动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帮助身体燃烧多余的热量,从而防止体重过度增加。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而通过运动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2.运动的原则。循序渐进: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时,应选择低强度的活动,如散步或轻松的瑜伽。初期运动时间可从10-15分钟开始,随着身体适应,逐渐延长至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也应逐步提升,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过渡到中等强度,如快走或慢跑。这种渐进式的方法能帮助患者适应运动负荷,避免因过度运动引发心脏不适。个体化:每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体能和运动耐受性各不相同。因此,运动方案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为其量身定制运动计划。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感受调整运动节奏,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适合的运动类型。1.有氧运动。步行:步行是冠心病患者理想的运动方式,只需一双舒适的鞋子即可进行。在自然环境中行走,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让身体在轻松的状态下得到锻炼。步行时,全身肌肉参与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对心脏的负荷较小。坚持每天30分钟,可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耐力,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游泳:游泳时,身体处于水平状态,心脏的负担相对较小,同时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的压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在水中运动时,身体需要克服水的阻力,这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同时锻炼全身肌肉。游泳还可以调节呼吸节奏,提高肺活量,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有显著效果,是冠心病患者的优质运动选择。2.力量训练。轻重量训练:轻重量训练是冠心病患者增强肌肉力量的理想选择。通过使用轻量级的哑铃或杠铃,患者可以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身体更高效地消耗热量,还能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随着肌肉力量的提升,患者的整体身体机能也会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为日常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轻重量训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减轻心脏的负担,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弹力带训练:弹力带是一种便携且灵活的健身工具,适合冠心病患者进行阻力训练。弹力带的阻力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从低强度到中等强度,既能增强肌肉力量,又能提高关节灵活性。训练时,患者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动作,促进肌肉协调性,同时避免因负重过大对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结语。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之路需科学规划与持之以恒。从步行、游泳到轻重量训练与弹力带练习,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遵循循序渐进与个体化原则,患者可在安全范围内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并改善生活质量。未来,持续的科学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将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助力其在健康之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