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版 科普

胃溃疡:胃部黏膜破损的防与治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4月28日

  □崇左市江州区驮卢中心卫生院 林崇俊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胃内黏膜层受损,进而形成溃疡或创口。这种损伤往往源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过度分泌,加之胃黏膜保护层的受损,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胃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深入了解胃溃疡的成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对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通过保持健康饮食、规律生活作息、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定期体检以及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显著降低胃溃疡的发病风险。同时,针对已确诊的胃溃疡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等,必要时辅以手术干预,是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此,掌握胃溃疡的成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对于维护胃部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胃溃疡的成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导致胃溃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粪便或口腔-口腔途径传播,感染胃黏膜后引起炎症和溃疡形成。2.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保护层,增加患胃溃疡的风险。3.生活习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长时间空腹或过度进食等,都可能使胃黏膜受到损伤,增加溃疡的形成。4.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焦虑、紧张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分泌过多的胃酸,导致胃黏膜受损,增加胃溃疡的风险。5.其他因素:吸烟、饮酒、遗传因素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息肉等,也可能增加胃溃疡的患病风险。

  胃溃疡的症状。胃溃疡,这一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导致胃内黏膜层受损形成溃疡,还会引发一系列典型症状,如上腹部疼痛、灼烧感、恶心、呕吐、胀气以及食欲减退等。疼痛通常发生在饭后或空腹时,并可能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严重时,胃溃疡可能导致出血、穿孔、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胃溃疡的预防。1.保持健康饮食:摄入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2.规律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降低胃黏膜受损的风险。3.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了解胃部健康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胃部疾病。5.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干扰消化功能,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

  胃溃疡的治疗。1.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等,可增强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抗生素: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四联疗法,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2.饮食疗法:强调低脂、易消化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加速溃疡愈合。适合轻型胃溃疡患者或作为辅助治疗手段。3.中药调理:中医认为胃溃疡多由脾胃虚弱所致,中药调理可补益脾胃、改善症状。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复杂病例,如药物治疗无效且存在并发症如穿孔、大出血等情况时,可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结语。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以及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胃溃疡。患者应积极与医生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病变。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促进胃溃疡康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