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版 科普

揭秘围绝经期激素变化的奥秘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3月13日

  □郓城县诚信医院 刘慧敏

  围绝经期,作为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停止,伴随着一系列显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这一时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剧烈波动,尤其是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变化最为显著。本文将深入探讨围绝经期激素变化的奥秘。

  围绝经期激素变化。(一)雌激素的波动与减少。雌激素是女性体内最重要的性激素之一,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细胞分泌。在围绝经期,由于卵泡发育不规则,雌激素的分泌也呈现不规则状态,并且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绝经后,卵巢几乎不再分泌雌激素,这导致了一系列与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症状,如潮热、盗汗、心悸、乏力、骨痛等。然而,不同女性对雌激素减少的反应差异很大。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的转化率较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体型较瘦的女性则可能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二)孕激素的减少。孕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由黄体细胞分泌。围绝经期随着排卵的停止,孕激素的分泌也相应减少。孕激素的缺乏不仅导致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加剧,还可能增加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风险,因为孕激素对于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至关重要。此外,孕激素的减少也是子宫内膜癌高发的原因之一。(三)雄激素的变化。虽然雄激素在女性体内的含量远低于男性,但它们对女性健康同样重要。卵巢产生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和雄烯二酮。在绝经前,卵巢是雄激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绝经后,卵巢和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均显著减少,导致总体雄激素水平下降。(四)其他激素的变化。围绝经期还伴随着促性腺激素(FSH和LH)、催乳激素和抑制素等激素的显著变化。FSH和LH在绝经过渡期逐渐升高,并在绝经后达到高峰;催乳激素则在绝经过渡期因雌激素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升高,绝经后则逐渐降低;抑制素作为调节FSH和LH分泌的重要因子,其水平在围绝经期显著下降。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的常见方法。(一)单纯孕激素补充治疗。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绝经过渡期,以调整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出现的月经问题。常用药物:微粒化黄体酮胶囊、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等。注意事项: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二)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适用人群:适用于已经切除子宫的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子宫已被切除,因此无需担心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潜在风险。常用药物: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尼尔雌醇片等。治疗方式: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激素药物,以维持体内雌激素的稳定水平。(三)雌孕激素序贯用药。适用人群:有完整子宫、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仍希望有月经样出血的妇女。治疗方式:模拟自然月经周期,通过周期性的用药来产生月经样出血,常用的方法有周期序贯法和连续序贯法。周期序贯法:在每个疗程中,连续服用雌激素21到28天,然后在后半部分周期内加入孕激素治疗,通常是10到14天。连续序贯法:连续使用雌激素,每个疗程中加入孕激素治疗10到14天,多数患者会出现撤退性出血。常用混合激素药物:妊马雌酮/甲羟孕酮、环丙孕酮/戊酸雌二醇(克龄蒙)和地屈孕酮/微粒化雌二醇等。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的激素变化是女性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它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困扰。然而,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激素变化的奥秘并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如激素替代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关注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需求,共同为她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