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版 科普

结肠息肉: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1月13日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玉娥

  结肠息肉,作为结肠癌的潜在前兆,其早发现与及时治疗对于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结肠息肉,学会如何早发现、早治疗,为健康护航。

  结肠息肉的基本认识。结肠息肉,就是结肠黏膜上多长出来的一小块肉。这些小肉块,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可能是结肠癌的“前身”。根据它们的性质,我们可以把结肠息肉大致分为几类: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最需要我们的警惕,因为它的癌变风险相对较高。大多数时候,结肠息肉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它们悄无声息地生长在结肠黏膜上,直到某一天,可能在肠镜检查中被偶然发现。然而,当息肉长得足够大,或者开始发生恶变时,就可能出现一些症状,比如便血、腹泻、便秘或者腹痛。这些症状虽然不一定都是结肠息肉引起的,但一旦出现,还是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结肠息肉的成因与风险因素。结肠息肉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遗传因素是其一,家族中有人患病会增加个人风险,且风险随患病人数增多而上升。饮食与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均会增加息肉风险。此外,慢性炎症性肠病、免疫功能低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结肠息肉的发生。

  如何早期发现结肠息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医生通过一根细长的管子(肠镜)插入肠道,观察肠道内部情况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直观地看到肠道黏膜上的变化,包括息肉的生长情况。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那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有家族患病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除了肠镜检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及时发现结肠息肉的蛛丝马迹。比如,如果你的大便颜色突然变黑、变红,或者形状变得细长、扁平,排便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结肠息肉的治疗原则。对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我们一般首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肠镜将息肉切除,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在进行手术前,我们需要完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手术后,还需要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出血、穿孔等。对于直径较大、有恶变风险的息肉,我们可能需要行结肠切除术。这种手术方式相对较大,但可以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进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手术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我们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肠镜,确保息肉被彻底切除,没有复发。

  预防与日常注意事项。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我们应该均衡合理膳食,少吃肥肉、煎炸熏烤及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道黏膜,增加息肉的风险。相反,我们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从而降低息肉的风险。其次,增加运动量也是预防结肠息肉的有效方法。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废物排出,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癌能力。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结肠息肉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这些不良习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息肉的风险。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增加患病风险。最后,定期复查肠镜是预防结肠息肉复发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肠镜,及时监测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息肉复发或增大,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结语。结肠息肉虽然狡猾,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它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肠道健康,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结肠息肉。同时,我们还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