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清兰
疝气,虽然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它的实际情况却知之甚少。疝气究竟是什么?它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什么是疝气?简单来说,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成为疝。就好比身体的一堵“墙”上出现了一个“小漏洞”,原本在这边的东西就可能通过这个“漏洞”跑到另一边去了。其中,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常常出现在大腿根部与腹部交界处的腹股沟区域。除了腹股沟疝,还有脐疝、切口疝等不同类型,分别发生在肚脐周围和手术切口部位等。
疝气形成机制是什么?主要与腹壁的薄弱以及腹内压力的增高密切相关。1.先天性的因素:胚胎时期,睾丸下降形成鞘状突,鞘状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就成为儿童先天性斜疝的疝囊。腹壁上的某些先天潜在的薄弱部分(腹股沟区域的天然薄弱,是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发生的根源)。由于年老、受伤、旧的手术切口或者先天的肌肉筋膜薄弱,腹壁在压力下会从薄弱的地方产生疝气。2.后天的因素:长期的慢性咳嗽,频繁剧烈的咳嗽会使腹压持续升高;长期便秘的人,在用力排便时也会增加腹内压力;孕妇,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腹腔压力逐渐增大,也容易诱发疝气。3.其他:过度肥胖、重体力劳动以及一些泌尿系统疾病导致的排尿困难等情况。
疝气的潜在风险有哪些?1.局部的肿块和不适:最明显的,肿块突出时可能会伴有坠胀感、疼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这种不适感会加剧。2.嵌顿:疝气不能及时回纳时会形成,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危急,如发生缺血、坏死,进而引发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嵌顿的肠管如果不能及时解除嵌顿,肠管可能会坏死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疝气如何诊断?1.临床症状观察。疝气的典型症状包括在腹股沟区或脐周出现的可复性肿块。这种肿块通常在站立、行走、用力或咳嗽时出现,而在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可消失。患者可能会感到肿块部位有坠胀感、酸痛或胀痛,尤其是在活动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在严重情况下,疝块可能无法回纳,导致嵌顿。此时,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辅助检查。B超检查: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疝囊、疝环及疝内容物的结构,对于诊断腹股沟疝等常见疝气类型具有重要价值。CT检查:CT扫描能够全面评估全腹状态,不仅可以确诊疝气,还可以发现疝气周围是否有其他病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其他检查:如X线食道造影、胃镜等,虽然不常用于疝气的诊断,但在特定情况下,如食管裂孔疝可能具有辅助诊断作用。
疝气如何治疗?1.手术:对于大多数疝气患者来说,是目前治疗疝气的主要有效方法。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等。2.保守治疗: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疝气症状较轻或者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以先采取的方法,如使用疝气带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疝气,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需要定期复查,一旦病情有变化,还是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疝气?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多吃蔬菜水果,多食纤维素高,有利于大便顺畅排出,减少腹压对腹壁的冲击力,预防便秘,减少因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的情况。2.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长时间的剧烈咳嗽。3.对于孕妇来说,要注意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适当进行孕期运动,增强腹壁肌肉的力量。4.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负重。
总之,疝气虽然不是一种极其致命的疾病,但如果不重视、不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了解疝气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它的发生,也能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