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版 科普

外科术后换药指南:门诊专业护理流程解析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26日

  □淄博市中心医院 何秀菊

  外科术后换药是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涉及伤口清洁、消毒、观察及敷料更换等多个环节。有效的换药操作不仅能减少伤口感染风险,还能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门诊换药室作为患者接受术后护理的主要场所,其换药流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外科术后换药的基本概念、门诊专业护理流程、注意事项及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正确应对这一关键护理步骤。

  外科术后换药的基本概念。外科术后换药,简而言之是指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定期为患者的伤口更换敷料、清洁伤口、观察伤口状况的过程。这一步骤不仅有助于清除伤口周围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还能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因此,换药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门诊专业护理流程。就位准备。患者准备:首先,患者需要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以便于充分暴露伤口。对于冬季或气温较低的情况,应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因寒冷而引发不适。物品准备:护士需提前准备好换药所需的物品,包括无菌换药碗、碘伏棉球、无菌镊子、纱布或无菌敷料、生理盐水等。同时,确保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且包装完好无损。去除敷料。在去除敷料前,护士应告知患者此次换药的目的,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去除敷料时,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或撕扯伤口。若敷料与伤口粘连较紧,可使用生理盐水适当浸湿,待敷料与伤口分离后再轻轻取下,以防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出血。观察创面。去除敷料后,护士应仔细观察伤口情况,包括有无红肿、硬结、渗出物等。这些观察结果将为后续的换药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创面周围皮肤消毒。使用左手持无菌镊子夹取乙醇棉球,交替到右手镊子中,对患者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消毒时,应确保棉球湿润且无遗漏区域,同时避免消毒液流入伤口内部。创面消毒。待周围皮肤消毒完毕后,护士应继续使用镊子夹取碘伏棉球,轻轻擦去患者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消毒过程中,用力应适中,避免对伤口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包扎固定。消毒完成后,护士应选择合适的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在敷料上覆盖无菌纱布,并使用胶带或绷带进行固定。对于创口较大或处于易活动部位的患者,应适当加强固定,以防敷料脱落或移位。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换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防交叉感染。动作轻柔:去除敷料和包扎固定时,动作应轻柔、细致,避免损伤伤口和周围皮肤。密切观察:换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做好解释:换药前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如换药的目的、注意事项等,以提高其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患者教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若不慎弄湿或污染伤口,应及时就医处理。按时换药。患者应按照医生或护士的要求按时换药,不可随意更改换药时间或间隔。如有特殊情况需延迟换药,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并征得同意。注意饮食和休息。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遵医嘱用药。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总之,外科术后换药是护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专业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伤口康复和愈合效果。通过本文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这一关键护理步骤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促进伤口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