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版 科普

麻醉是如何让身体失去痛觉的?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26日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手术麻醉科 何春燕

  在现代医学中,麻醉技术的应用如同一场神奇的魔法,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毫无痛苦地度过。那么,麻醉究竟是如何让身体失去痛觉的呢?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

  要理解麻醉如何消除痛觉,首先需要了解疼痛是如何产生的。当身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切割、烧伤、撞击等,刺激部位的感受器会将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在脊髓中,这些信号经过初步处理后,再上传到大脑的感觉皮层,从而让我们产生疼痛的感觉。疼痛的感知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应,还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例如,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加重疼痛的感受,而放松、积极的心态则可能减轻疼痛。

  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三大类。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物应用于身体的局部区域,使该区域的神经传导暂时被阻断,从而达到局部止痛的效果,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表面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涂抹或喷洒在皮肤、黏膜表面,使药物透过表面组织作用于神经末梢,阻止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例如在进行眼科检查或喉镜检查时,常常会使用表面麻醉剂。局部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的组织中,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手术,如切除体表肿物等。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例如,在进行上肢手术时,可以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上肢失去痛觉。区域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身体的特定区域,使该区域内的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达到较大范围的止痛效果。常见的区域麻醉方法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丛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椎管内,作用于脊髓或神经根,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椎管内麻醉又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常用于下腹部、下肢和会阴部的手术。神经丛阻滞麻醉与局部麻醉中的神经阻滞麻醉类似,但作用范围更广。例如在进行肩部手术时,可以进行臂丛神经丛阻滞麻醉,使整个肩部和上肢失去痛觉。全身麻醉是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的意识丧失、全身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和反射抑制。全身麻醉药物主要分为三类: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肌肉松弛药。吸入麻醉药是通过患者吸入气体麻醉剂进入肺部,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产生麻醉效果。常见的吸入麻醉药有七氟烷、异氟烷等。静脉麻醉药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大脑,产生麻醉效果,常见的静脉麻醉药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肌肉松弛药的作用是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肌肉松弛药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使肌肉无法收缩。

  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神经细胞膜,麻醉药物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例如,局部麻醉药物可以阻断钠离子通道,阻止钠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作用于神经递质,麻醉药物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结合和代谢,从而改变神经信号的传递,例如,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使大脑的活动受到抑制。作用于受体,麻醉药物可以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改变受体的功能,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例如,一些全身麻醉药物可以与GABA受体结合,增强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虽然麻醉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在进行麻醉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麻醉。同时,医生还会向患者详细介绍麻醉的过程和风险。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麻醉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进行观察,直到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后才能返回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