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 王敏武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大脑某部分血流突然中断或严重减少,导致该区域的脑细胞因缺乏氧气和营养而受损甚至死亡。这种情况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还可能导致长期的残疾甚至死亡。本文将从生活方式调整、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定期医学检查三大方面,帮助大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生活方式调整。1.控制饮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分的食物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限制糖分摄入,高糖饮食不仅增加体重,还会引发代谢综合征,进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建议减少甜食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将每日糖分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5%以内,约为25克。2.定期锻炼: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帮助控制血压、降低体重并增强免疫系统。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并增加日常活动量,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管功能。3.控制体重:注意维持健康体重,建议BMI保持在18.5-23.9之间。并控制腰围,男性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4.戒烟限酒:吸烟是引发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因此,戒烟对于预防卒中具有显著效果。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卒中的风险。建议完全戒烟,并控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25克酒精,女性不超15克酒精。
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1.监测血压:高血压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并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医嘱治疗,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正常成人应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对于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理想的控制目标是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甚至需要更低的血压目标。还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致血压波动。建议通过瑜伽、冥想或深呼吸等放松方式,保持心理健康,减少血压波动的风险。2.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水平偏高,容易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从而增加卒中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定期检测血糖,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之间。同时,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目标是将其控制在7%以下。3.控制血脂:定期检查血脂,异常时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控制。对于一般人群,LDL-C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对于高危人群(如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者),则建议将LDL-C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总胆固醇应控制在5.2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应保持在1.0mmol/L以上。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1.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基本指标的检测。同时,应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并通过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相应的治疗或预防方案,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2.管理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冠心病等,会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心房颤动可导致心腔内血液停滞,形成血栓并随着血流进入大脑,造成脑血管堵塞,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并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冠心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还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如冠状动脉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是一项长期而综合的工作,涵盖了生活方式调整、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和定期医学检查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以及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大大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同时,对于有心脏疾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个体,也应定期检查和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