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版 科普

小儿厌食怎么办?中医有良方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12日

  □玉林市陆川县妇幼保健院 吕天麒

  孩子食欲不振、对食物失去兴趣,甚至拒绝进食,不仅让家长担心孩子的营养摄入,更害怕这种状态会长期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面对这一难题,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小儿厌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认识小儿厌食。1.厌食的定义与表现。小儿厌食,是指小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食欲不振,甚至拒绝进食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多发生于1-6岁的幼儿,表现为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厌食不仅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2.厌食的中医解析。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脾胃虚弱、食积不化、情志失调和外感时邪等。脾胃虚弱是厌食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若饮食不当或喂养不当,极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职,食欲不振。食积不化则是由于饮食过量或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导致食物停滞于中焦,影响脾胃升降功能,从而出现厌食症状。情志失调则与孩子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如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都可能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厌食。外感时邪则是指孩子在外感风寒、暑湿等邪气时,脾胃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厌食症状。

  中医辨证施治。1.脾胃虚弱型。症状描述:患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食欲不振,食量明显减少,大便稀溏或不成形,舌淡苔白。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和胃消食。中药方剂: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的经典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若患儿伴有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可加用陈皮、半夏等药以增强和胃消食的作用。食疗方法:山药粥、小米红枣粥等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山药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小米则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的功效;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2.食积不化型。症状描述:患儿腹胀腹痛,嗳气酸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酸臭,舌苔厚腻。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中药方剂:保和丸是治疗食积不化型厌食的常用方剂,由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等药物组成,具有消食和胃、清热化湿的功效。食疗方法:将适量山楂和麦芽煮水代茶饮,可有效缓解食积症状。3.情志失调型。症状描述:患儿食欲时好时坏,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如紧张、焦虑时食欲明显下降,情绪稳定时食欲相对较好。治疗原则:疏肝解郁,安神定志。中医推拿:通过按摩肝经、胆经等穴位,有助于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家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简单的推拿手法,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对于调节情志、改善食欲也有显著效果。但需注意,针灸应由专业医师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情绪管理: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通过亲子互动、游戏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食欲。4.外感时邪型。症状描述:患儿厌食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治疗原则:解表散邪,兼顾脾胃。治疗方法:首先需治疗外感症状,如使用银翘散、藿香正气散等中药方剂解表散邪。待外感症状缓解后,再根据脾胃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若脾胃功能受损严重,可加用健脾和胃的药物进行调理。

  日常调理与预防。1.合理安排饮食。定时定量地安排孩子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性,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同时避免给孩子食用过多油腻、生冷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消化功能和身体代谢能力。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运动形式,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3.中医保健操。教授孩子简单易学的中医保健操如捏脊疗法等有助于促进脾胃功能和身体免疫力。家长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操作方法并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

  结语。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小儿厌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辨证施治和日常调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食欲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