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版 科普

舌尖上的禁忌:中药调理期必躲的美味陷阱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12日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中药房 欧阳潮峰

  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饮食文化如同一条璀璨的河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而在这一文化中,中药与食疗的结合更是独具特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健康的深刻理解和智慧,更在日常饮食中融入了丰富的养生之道。然而,当身体需要中药调理时,那些平日里看似美味无害的食物,却可能成为阻碍康复的“美味陷阱”。以下将介绍中药调理期需要避开的食物禁忌,揭示那些隐藏在舌尖上的健康秘密。

  中药与饮食的微妙关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季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饮食调理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具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同性质的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或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服用中药期间,合理忌口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调理期的饮食禁忌。1.辛辣类食物:辛辣类食物如葱、生姜、蒜、韭菜、酒、胡椒、辣椒、芥末等,性偏温热,多属辛热助阳之品,具有通阳健胃之功效。然而,在服用清热解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时,或处于痈疡疮毒治疗期间,过多食用辛辣食物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这些食物应尽量避免。2.寒凉类食物:寒凉类食物如西瓜、苦瓜、冰淇淋等,性味偏凉,对于体质虚寒者来说,容易加重虚寒症状,引起脾胃不适。在中药调理期间,尤其是服用温补类药物时,更应少吃或不吃此类食物。此外,白萝卜虽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但其性寒,体质虚寒及脾胃差的患者也应避免食用。3.油腻食物:油腻食物性多黏腻,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慢性胆囊炎、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更应少吃油腻食物。在中药调理期间,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4.海鲜及发物:海鲜类食物如虾、蟹、螺、贝类、带鱼、海鳗、乌贼、鱿鱼等,多咸寒腥味,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在服用中药期间,脾胃有病者、哮喘者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此外,发物如羊肉、狗肉等,性温热,易助火生痰,同样不利于病情恢复。5.菌类及腌制食品:菌类食物如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等,消化不良或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腌制食品如腐乳、臭豆腐、螺蛳粉、臭鳜鱼、臭苋菜梗等,因其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且性味偏于湿热,也不适合在中药调理期间食用。6.浓茶及酒:在服用中药时,一般不建议喝浓茶。浓茶中的鞣酸等成分可能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尤其是服用阿胶、银耳等药材时,更应避免与茶水同服。至于酒类,虽然部分中药需以酒煎服,但总体上在中药调理期间应尽量避免饮酒。酒精不仅可能干扰药物代谢,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7.甜食:甜食是很多人的最爱,但在中药调理期间也要有所节制。过多的甜食摄入容易使体内湿气加重,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此外,甜食还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调理期间应适量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注意饮食平衡与规律。在中药调理期间,除了要注意上述的饮食禁忌外,还应保持饮食的平衡与规律。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等;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并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和夜宵。同时,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因此在中药调理期间的饮食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既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不会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

  中药调理期间的饮食禁忌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忌口,可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促进病情恢复。然而,这些禁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季节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因此,在服用中药期间,务必遵循医嘱,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科学养生,远离“美味陷阱”,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