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版 科普

疼痛管理与麻醉:如何有效减轻术后不适?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1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麻醉科 赵斌

  手术是一种现代医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病人在手术后、康复的过程中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有效的疼痛管理与麻醉技术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疼痛不适,有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为此,本篇文章主要对疼痛管理与麻醉相关内容进行科普。

  麻醉:保障病人术中无痛的重要手段。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注射或其他方式,让人体某部分或全身失去知觉,进而起到无痛、无感觉的效果。按照作用范围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区域麻醉三种类型。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借助药物让病人全身失去知觉,进入到一种类似于睡眠状态当中,病人感知不到疼痛,呼吸和循环系统也需要借助机器维持运行。全身麻醉主要被应用在心脏手术、颅脑手术等大型手术当中。在麻醉药物中,镇静药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对病人产生镇静、催眠、遗忘的效果;镇痛药则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肌松药会让病人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指利用药物让身体部分部位失去知觉,其他部位保持清醒状态。该麻醉方式在操作上较为简单、便利,病人恢复的时间也比较短,经常被应用于拔牙、伤口缝合等小型手术当中。局部麻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可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区域麻醉:区域麻醉是指利用药物阻断身体部分区域神经传导,让病人该区域失去知觉,最常见的就是将脊椎麻醉,将药物注射到病人脊椎管,使病人下半身失去知觉,经常应用在下肢手术和剖宫产手术当中。

  术后疼痛管理的措施。术后疼痛不仅会对病人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失眠、焦虑等,会影响病人的康复。为此,术后疼痛管理十分重要,可减轻病人的身体疼痛和心理压力,加速病人的康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作为术后疼痛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措施,常用的药物有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麻醉药。镇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等药物,可缓解中度到重度疼痛,但镇痛药可能会对病人的呼吸产生抑制作用,还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使用之前需注意,衡量利弊。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用于缓解轻度疼痛,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以及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谨慎使用。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涂抹、喷洒等方式作用到伤口部位,可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感。物理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牵引等,适合多数病人,且对病人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热敷:热敷可加速病人血液循环,缓解病人肌肉紧张。冷敷:冷敷可以减轻病人炎症和肿胀,减轻病人疼痛感。按摩和牵引:按摩和牵引可对病人的关节活动度起到改善作用,可帮助病人减轻疼痛。一般来说,物理治疗通常需要病人具有一定耐心,医生会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等,这些方法可以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增强病人的自信心,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疼痛。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也是术后疼痛管理中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比如,使用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使用物理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等,都能够显著提升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医生会结合病人的耐受程度以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减轻病人术中疼痛。手术结束后,医生还会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恢复情况对病人进行术后疼痛管理,采用多种方法帮助病人缓解疼痛,使病人快速恢复。为此,病人需积极配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