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看点

历城区多维度发力绘制特色中医药发展新蓝图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12日

  

  

  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卫健局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为契机,在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切实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绘制出具有历城特色的中医药传承发展新蓝图。

  筑牢三级网络,老百姓家门口尽享优质中医服务。一直以来,该局着力构建历城中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枢纽”,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强区级“龙头”,区中医医院严格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全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设有内外、妇儿、针灸、骨伤、推拿等一级临床科室13个,特设“治未病”科、康复科、中医感染性疾病科,在疾病预防、病后康复、传染病诊治方面充分发挥了中医传统特色优势。建设区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已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和培训2200余人次,为基层培养大量中医专技人员,并有计划、分批次派出中医专家到医联体成员单位出诊带教,同时牵头开展医联体建设,与港沟、董家等8家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多措并举切实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建活街道“枢纽”,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开设中医诊室、理疗室、康复科,开展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贴敷等6类10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简、便、验、廉”中医药服务。建实村级“基础”,3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97家村卫生室配备了开展中医药服务场所和设施设备,均可开展针刺、艾灸、贴敷、推拿等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其中,3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1家村卫生室按照标准完成“中医阁”建设,积极发挥社会办中医诊所中医特色疗法,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中医诊疗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公卫服务优势,将中医诊疗贯穿慢病管理、医养结合、社区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工作中,全区228个家医团队,均配备中医师。

  夯实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人才培育方面,历城区卫健局注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高端人才带动”等多种形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基础能力,为中医药事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目前,全区有山东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3人,山东省基层名中医2人,济南市名老中医2人,济南市名中医药专家1人,济南市优秀青年中医2人,济南市基层名中医1人,泉城名中医2人。同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定向培养、进修学习、中医师承等方式,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近三年,共遴选68名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参加转岗培训、202名临床医师参加“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招聘中医药编制人员32名;通过中医师承方式公证备案110人,9人通过了省卫健委出师考核,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还选送多名中医药人员参加省、市中医骨干人才培训班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坚持守正创新,全方位推进中医药文化可感、可知、可用。历城区卫健局始终以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区域优势资源,持续增强中医药文化软实力。聚焦中医产业,打造了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园区内项目丰富,有博物馆、阿胶坊、智慧中药房、文化墙等。智慧中药房借助先进技术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能提供多样服务,满足患者需求。该产业园今年获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聚焦公众需求,扎实开展多样的普及推广活动。结合“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让中医药文化进机关、校园、社区和家庭。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如体验针灸推拿、品尝养生药膳等,普及中医药知识等。多所中小学积极参与主题活动,还利用闲置资源开辟“中药种植角”,提高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此外,持续开展“扁鹊文化泉城行”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场所建设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切实提升中医药文化氛围。

  展望未来,历城区卫健局将在历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文化传播,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王小飞 通讯员 郭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