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版 科普

胆结石术后如何进行饮食调整与护理

人口健康报 | 2024年09月09日

  □梧州市中医医院 莫柳青

  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往往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部分胆结石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是去除结石、恢复胆道通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术后的饮食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术后饮食调整:科学膳食,促进康复。1.初期流质饮食:保护胃肠功能。胆结石手术后的初期,患者通常需要禁食一段时间,等待胃肠功能恢复。一旦肛门开始排气,意味着胃肠蠕动已经逐渐恢复,此时可以开始引入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应易于消化,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大负担,如米汤、稀薄的果汁、蔬菜汁等。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能帮助肠道适应术后的变化。2.半流质饮食的过渡。随着患者身体的逐渐恢复,流质饮食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包括米粥、烂面条、蒸蛋羹等,这些食物较为细腻,易于咀嚼和消化。在这一阶段,患者应继续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或引起不适。3.注重营养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在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应注重营养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营养素,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低脂、高蛋白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同时,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免疫力。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胆结石的形成与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异常有关,因此术后患者应严格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以减少对胆道的刺激和负担。5.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和降低胆固醇水平。术后患者可以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燕麦、全麦面包、芹菜、菠菜等,有助于肠道健康,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素。6.饮食规律,少量多餐。术后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术后护理:细心照料,加速康复。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寒战、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2.保护引流管。部分胆结石手术患者在术后会放置T管或腹腔引流管,以引流胆汁或腹腔积液。患者及其家属应妥善保护引流管,避免其受压、扭曲或脱落。同时,需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3.适度活动,促进恢复。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适度的活动,如床上翻身、床边站立等,以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慢跑等。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对伤口造成牵拉或损伤。4.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伤口的清洁与干燥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患者及家属应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操作。同时,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汗液、尿液等污染伤口。如发现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处理,以免延误病情。5.心理支持与疏导。手术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心理的挑战。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担心病情反复或影响生活质量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倾听、鼓励、陪伴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或组织病友交流会等活动,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6.定期复查与随访。术后定期复诊与随访是评估手术效果、监测病情变化、调整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节点进行复诊,如实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康复情况。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指导康复训练或进行必要的检查。此外,患者还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咨询,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总之,胆结石手术后的饮食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和细致的术后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护理计划。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共同努力实现早日康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