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雪慧
烫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也是常见皮肤损伤状态的一种,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还有一个最常见的最容易被忽视的特殊烫伤——低热烫伤。
什么叫低热烫伤?低热烫伤又可称为低温烫伤。是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如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等。
烫伤的分类及症状。烫伤根据皮肤受损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烫伤。症状: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明显,有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到5天后局部由红色转为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愈合。可有短时间色素沉着,不留瘢痕。二度烫伤分两种类型。浅二度烫伤:伤及表皮和真皮浅层,表现为皮肤发红,带有清水疱,渗出多,肿胀明显。局部红肿,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内含黄色或淡红色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冻物。创面质地较软,温度较高,疼痛剧烈,痛觉敏感。如无感染,1到2周痊愈,不留瘢痕。深二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伤口表现为又红又白,带有出血的水疱,有痛感或感觉迟钝。局部肿胀,或有较小水疱。温度较低,拔毛感疼痛。如无感染,一般3到4周痊愈,可遗留瘢痕。三度烫伤。导致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外观多样,烫伤多呈现苍白软性痂或樱红色、按压不褪色;痛觉消失,感觉迟钝。3到4周焦痂脱落,须植皮修复,遗留瘢痕和畸形,严重者须截肢(指)或皮瓣修复。
怎样“冷”处理?迅速脱离热源。烫伤发生后,要迅速远离热源,避免进一步的热损伤。
冷水冲洗。立即用冷水冲洗,将烫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冲洗时应确保整个烫伤部位都被冷水覆盖,时间为20分钟以上,直到疼痛明显减轻。针对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应先用干净的衣物蘸吸后再冲洗。不建议使用冰水,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应小心地将衣物脱去或剪开,避免直接撕扯导致皮肤损伤。清洁伤口。冲洗后,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毛巾轻轻擦拭伤口,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残留物。避免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加重疼痛或引起感染。保护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和进一步损伤。包扎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勿随意涂抹药膏、酱油、牙膏等非专业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医生判断、引起感染或过敏反应。就医治疗。根据烫伤后创面的大小,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烫伤程度和症状进行专业的处理,包括清创、消毒、包扎、使用抗生素等。
同时,烫伤部位应避免抓挠,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感染;烫伤后应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帮助创面的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以免刺激伤口。
烫伤的预防。烫伤的发生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疏忽大意有关。以下是一些预防烫伤的措施。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安全,如蒸锅、高压锅等,打开热煲盖时要小心揭开,以免被蒸汽烫伤。将家中的暖瓶、饮水器、熨斗等危险品放在小孩不易触碰的位置。拿取热器皿时应用隔热手套或毛巾来隔热。沐浴时先放冷水后加热水来调节水温。热水袋的盖一定要拧紧,检查有无漏水及破裂,盛水不要超过四分之三的量且不要贴皮肤使用。高龄老人要谨慎使用电热毯。使用电暖器要距离身体至少1米,因为烘烤也能导致低温烫伤。暖贴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烫伤,使用暖手宝时,不能放在身体的某一个固定位置,通电时,不能将暖手宝放在怀中,严禁摔打、坐、压、划、刺,以免造成漏液。
总之,烫伤的急救处理需要迅速、准确、冷静地进行,通过迅速脱离热源、冷水冲洗、清洁伤口、保护覆盖伤口、及时就医治疗等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